(来源:新华日报)
“曾玉良烈士是我们槐泗的英雄,他舍生忘死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近日在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曾玉良广场,10余名党员聆听68岁老党员刘国富动情讲述革命故事。这是邗江区创新党员教育形式的生动场景——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将课堂搬到党员“家门口”,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今年以来,邗江区大力实施“邗城星火”工程,启动“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打造具有邗江特色的党员学用活动精品路线图,确保全区党员5年内参加各类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20天或160学时。同时优化流动党员管理,构建管家式服务保障体系,推出流入党员服务“二维码”,在流出地试点建立域外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此背景下,槐泗镇党委立足“党员教育全覆盖、学习效果实打实”目标,整合辖区内乡村振兴馆、菜篮子基地、文明满家、人才社区等教育阵地,打造“身边的乡村党校”。“我们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链,让每个阵地都成为党员教育的鲜活教材。”槐泗镇党委副书记刘志说。
在曾玉良雕塑前,党员们整齐排列,认真聆听曾玉良烈士的英勇事迹。墙壁上的碑文仿佛在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党员们仔细观看,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有的还互相交流各自的感悟,学习氛围浓厚。
走进乡村振兴馆,现代化农业的成果展示、乡村发展的规划蓝图映入眼帘。馆内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槐泗镇在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党员们学习乡村振兴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更好地参与乡村建设汲取智慧和力量。“许巷村在馆内搭建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对‘六子登科’特色产业进行推介,为村集体增收,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和发展潜力,也激发了我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年轻党员戚明珠说。
夜幕降临,人才社区的“创客茶吧”灯火通明。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党支部把组织生活会开到了企业人才中间,听他们“吐槽”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难题。槐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党支部书记赵骏说,人才社区是服务企业类阵地,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槐泗镇深知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建设人才社区,为企业人才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人才服务工作,了解人才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这样的‘夜间党课’已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近10项。”
“要让党员教育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基层末梢。”刘志表示。截至目前,“乡村党校”已开展活动24场,覆盖党员15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下一步,邗江区将通过不断挖掘身边阵地的潜力,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打造党员身边的乡村党校,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动力。
邗组宣 于智 高静扬
下一篇:法治服务直达基层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