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7月22日,长沙海关发布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进出口“成绩单”:上半年,湖南进出口总值2624.8亿元,其中出口1603亿元,进口1021.8亿元。其中,长沙进出口1367.6亿元,占全省的52.1%,居全国省会城市(含直辖市)第13位。
“今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湖南外贸顶压前行,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持续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长沙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徐晓捷表示,上半年湖南外贸呈现出形势企稳向好、贸易伙伴持续多元、出口结构向优向新的特点。
结构优化释放新动能
2025年6月份单月,湖南进出口511.8亿元,增长14.5%。其中出口318.6亿元、增长14.3%,进口193.2亿元、增长14.9%。上半年,长沙、岳阳、怀化、常德、益阳、湘西6个市州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湖南出口结构进一步向优向新。全省机电产品出口896.1亿元,占比提升至55.9%;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8%;以重型机械、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出口增长31.2%。
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品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湖南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品88.4亿元,增长68.8%。其中,电动汽车出口54.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3.7%。这反映出全省绿色低碳产业持续向好,也标志着湖南制造正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工程机械、钢材、烟花爆竹、打火机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达170.7、103.8、24.6、11.7亿元,分别增长2.7%、25.3%、26.5%、32.4%,为外贸稳增长贡献了“基本盘”。
面对传统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湖南持续推动外贸市场多元化布局。上半年,湖南对东盟进出口498.2亿元,增长16.3%,东盟稳居湖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对非洲进出口289.9亿元,增长7.6%,继续稳居中西部首位。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带动作用显著,6月当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同比激增68.2%。
通关改革提速增效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长沙海关通过指导湖南外贸企业以变应变,调优结构,推动拓展多元化市场。长沙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加工贸易及保税领域内销货值12.06亿元,同比增长明显。
今年借助电影《哪吒2》的热播效应,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推出的哪吒手办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海关为其简化出口转内销手续、设立一般纳税人电子账册,助其顺利打开国内市场,上半年内销额激增近3倍,进出口总额亦增长14%。
便利化改革持续提升跨境通关效率,是推动湖南高质量外贸的重要支撑。今年初,长沙海关出台28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涵盖物流通道、出口检验、企业服务等关键环节。
长沙的中南集拼中心推行“铁路前置+一站式查验+区港联动”新模式,为每趟中欧班列节省通关时间2~4天,降低物流成本累计超40万元。上半年湖南“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货物达8479批次,国际班列占比由5%提升至54%;“跨境一锁”监管货值7.52亿元,同比增长117.3%。
在出口检验方面,湖南率先全国实施出口柑橘等6类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新机制,实现监管提效与企业降本“双赢”。果蔬最快7小时可直达港澳,助推湘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湖南经验“出圈”全国
原产地规则的应用正成为湖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抓手。上半年,全省进出口环节共享受原产地关税减让9.75亿元,增长40.29%。进口方面,长沙海关共为42.75亿元来自优惠贸易协定成员方的进口货物办理税款减让3.8亿元。
在出口方面,全省办理原产地证书2.99万份,货值167.15亿元,增长18.59%、32.59%;其中,办理RCEP原产地证明1759份、货值10.58亿元,增长36.67%、79.08%。原产地证明既是关税减让的“纸黄金”,又是湘品出海的“助推器”。
宁乡吉唯信金属粉体有限公司出口球形铝粉至日本,RCEP原产地证书将关税从3%降至1.6%,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湖南自贸改革探索不断取得新成果。湖南首创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分箱发运”联动监管模式,已在重庆、南京、郑州、合肥等城市推广,推动全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加速出海,为湖南外贸贡献了“全国样板”的力量。
尽管未来形势依然存在诸多挑战,湖南外贸依然具备多元市场基础、优质产品支撑与强大政策协同优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新增海关备案企业2034家,增长16.4%,有进出口实绩企业6946家,增长8.9%,企业主体更加活跃,发展动能持续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