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香港7月22日电(记者林迎楠)恒生指数近期持续攀升,22日在25000点以上收市,收报25130.03点,是全日高位,创三年半以来新高,主板成交额超266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港股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政策支持及经济前景明朗等因素,叠加“估值洼地”特征,利好港股市场,预计第三季度仍有上行空间。
三大因素利好港股市场
“年初以来,DeepSeek、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新叙事的不断涌现,港股市场持续活跃,甚至一度领跑全球市场。”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说。
近期港股一路向好的原因可归结为政策支持、经济前景改善以及估值优势叠加带动。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指出,中国官方积极整治企业间恶性竞争,有助优化市场环境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信心。
上周官方约谈外卖平台,开始介入外卖混战。东亚银行财富管理处高级投资策略师陈伟聪认为,由于“反内卷”是长线方向,价格战难以即刻停止,但相信有助不再恶化,短线对电商平台股有帮助,但效果能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预计未来将较高比例贡献于全球GDP增长,为港股提供坚实的基本面支撑。梁海明表示,内地经济数据整体好于预期,缓解市场对增长放缓的担忧。“此外,投资界普遍认为当前港股具备‘估值洼地’特征,在全球资产配置中更具吸引力。”他说。
陈伟聪也指出,港股基本面并不差。中美于8月有下一轮谈判,即使未能谈妥,相信宽限期可以延后,加上有美企的芯片可以恢复进口,反映中美关系短期内不会太负面。政策面上,即使短期未必有大型刺激及放宽,但官方已释出“反内卷”、继续推动AI等讯号,将对部分行业有支持。
刘刚认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从宏观维度看,内地资金充裕,推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香港金管局投放大量流动性导致港币流动性异常宽松;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也持续走弱,部分资金从美国撤出并“各回各家”,也间接让港股受益。
三季度港股或仍有上行空间
外部新一轮关税谈判下中国相对优势反而上升;美国金融去监管、联储继续降息、稳定币扩容、国债久期调整等多重因素催动下,美元指数或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表现;内部“反内卷”加码、互联网电商负面压力减轻以及房地产政策都有一定积极变化。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三季度市场或依然高波动,但压力因素比预期更低,行情启动时点可能更早。
东方汇理财富管理市场及投资策略部资深投资策略师赵颕妍表示,后市要关注中美贸易、内地经济增长及盈利三方面。随内外因素转好,加上港股估值相对美国及亚洲其他地方低,以及未来潜在新股有许多来自科技、医疗保健及AI相关企业,估计上市时也会带动相关板块受捧,预期港股后市平稳,甚至仍有上行空间。
未来香港要保持资本市场的良好态势,梁海明认为需在现有基础上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他指出,目前港股上行趋势主要由北水及短线对冲资金推动,长线资金仍以观望为主,若要恒指稳企25000点并持续走强,需进一步加快吸引养老金、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布局。
在投资上,陈伟聪指出,第二季度中资金融股已上升较多,第三季度资金或会部分调仓到增长股。另一方面,中央更为支持服务式、体验式消费,网上娱乐、体育、教育概念接下来或会跑赢大市。
“支撑港股资金面的长期宏观因素并未转向。”刘刚认为,节奏上,三季度面临多方面流动性边际趋紧的压力,包括金管局或继续回收流动性、外围美元环境趋紧、IPO/配售仍有一定供给压力,不排除造成一定扰动。
“与此同时,增长趋缓,政策发力放缓,关税谈判等也存在变数。”刘刚提示,如果回调反而可以提供更好的再介入机会,“低迷的时候积极介入、亢奋的时候适度止盈”依然是一个有效策略。
“香港应进一步提升市场透明度与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制度,鼓励更多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增强市场深度与稳定性。”梁海明建议,同时可加强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设,丰富投资产品,提升投资便利性,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化资本平台,为市场注入长期发展动力。
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