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市场动态
保险资管布局实体经济“换挡” 收缩债权投资 发力股权投资
摘要:作为链接保险资金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保险资管公司业务重心正在发生变化,这也折射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方式出现调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资管机构登记债权投资计划数量、规模继续下滑,而股权投资计划、私募股权基金则均实现大增。与此同时,资产支持计划等资产证券化业务也继续大增。这几类业务均为另类投资业务,直接投向实体企业项目。业界人士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时代趋势和市场需求下不断创新。目前,保险资管正锚定股权投资、盘活存量两大领域,既助力经济新动能,也提升自身发展的新动能。
保险资管能力重塑正当时
来源:证券时报网
摘要:保险资管正借股权投资重塑能力。华电新能IPO成典型案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持股三年估值翻番。截至一季度末,人身险长期股权投资2.6万亿元,占资金运用余额8.27%,成第三大资产配置。保险资管脱胎于险企投资部,核心任务是管理母公司长期、大额、稳健资金,传统以债权计划为主。近年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债权融资难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股权投资成为直达实体、获取高收益、对抗低利率、优化结构、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监管亦鼓励。险资偏好成熟期、现金流稳定、规模大的项目,聚焦绿色能源、健康养老等领域。目前行业已积累一定经验,但面临市场遇冷、退出难、专业要求高等挑战,30万亿险资与30余家资管机构机遇与挑战并存。
险资也爱ETF,屡见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还有的借道ETF投泡泡玛特
来源:财联社
摘要:险资正积极布局ETF,且投资类型日益多元化。截至7月14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份额达6000.13万份,该ETF追踪的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以泡泡玛特等热门消费股为权重股,契合险资长期投资理念。除港股消费ETF外,人工智能、中证A500等主题ETF也受险资青睐。例如,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前十大持有人中有三家险资,总份额达7500万份。业内人士分析,险资投资ETF既响应国家战略,又优化自身投资结构。不过,由于险资与个人投资者资金体量差距大,个人投资者盲目跟投可能会承受较大波动风险。
郑州银行H股获持续增持 区域性中小银行或成险资配置新选项
来源:证券日报网
摘要:继举牌郑州银行H股后,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在场内加仓郑州银行H股。 近日,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郑州银行H股获弘康人寿在场内以每股均价1.3456港元增持2470.10万股,涉资约3323.77万港元。增持后,弘康人寿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62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8.04%。受访人士认为,2024年以来,保险机构对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潜在投资价值给予较多关注,显示出其资产配置策略正变得更加多元化。相较于国有大行,优质区域性中小银行在经济复苏中或展现出更强弹性,故成为险资配置的新选择。
险资的IPO战投盛宴:中国人寿“潜伏”宇树科技,两险企入股华电新能浮盈64亿
来源:时代财经
摘要:仅7月以来,就有多家头部险企通过战略配售、基石投资等方式深度参与优质企业IPO。这仅是险资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缩影。最新案例显示,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企业宇树科技已启动A股IPO辅导,其背后获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基金B轮加持。此外,国家级险资平台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已战略投资超10家年内新上市公司,包括华电新能、屹唐股份、新恒汇、思看科技等,仅华电新能一单即浮盈近14亿元。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表示,从险企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和稳健经营的角度看,在当前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分享权益资产长期升值的盈利,也是行业应对利差损风险和穿越周期投资的必然选择。
31万亿保险资金加速转型!股权投资占比8.27%,华电新能上市首日暴涨125%
来源:金融界
摘要:截至2025年,31万亿元人身险资金中,长期股权投资已达2.6万亿元,占比8.27%,成为继债券、股票后的第三大资产类别。保险资管机构正加速从债权向股权投资转型,今年上半年股权投资计划与私募股权基金规模显著增长。华电新能上市首日暴涨125%,市值近3000亿元,验证了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的盈利潜力。险资偏好成熟期项目,聚焦绿色能源、硬科技、健康养老等国家战略领域。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险资仍面临退出难、科技门槛高等挑战。外资机构如荷兰全球人寿正积极布局新能源与数字创新,海南自贸港试点也为跨境投资打开新通道。
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稳增,寿险银保渠道强势领跑
来源:大河财立方
摘要: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保费收入普遍高增:新华保险1212.62亿元、同比+23%,银保渠道新保业务延续2024年516%的新业务价值高增;中国太保寿险保费1680.09亿元、同比+9.7%,其中银保渠道收入370.53亿元、同比+74.6%,成为主要动力,而个险渠道收入1188.25亿元、同比-2.5%,仍处转型阵痛。财险方面,太保车险保费536.07亿元、同比+2.8%,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支撑全年4%–6%稳增;非车险保费603.92亿元、微降0.8%,农险、意健险及创新险种有望于下半年加速。业内判断,预定利率窗口或三季度首次下调,短期刺激需求,长期利好分红险优势突出的龙头险企。
新政激活需求 科创债发行规模超7600亿元 银行理财、ETF纷纷布局 市场生态渐趋完善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今年5月7日,央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旨在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进一步疏通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截至目前,科创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且凸显了示范效应。最新数据显示,自新政落地以来,科创债发行规模超7600亿元。特别是步入7月后,科创债发行再度呈现放量态势。与此同时,科创债买方机构也开始下场,银行理财和ETF已开始纷纷布局,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状态。
宏观经济
7月LPR“按兵不动”,四季度房贷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7月21日LPR为: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人民银行指出,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本月LPR不变,整体符合市场预期。而展望后续,有分析人士指出,预计下半年人民银行还会继续降息,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跟进下降,还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降。
央行料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