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发布
创始人
2025-07-22 19:32:11
0

7月22日,“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丛书”专场发布会在中国工程院举行,发布了我国工程科技领域中长期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和相关成果,描绘了中国科技社会发展的九大愿景。

预计2040年,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2/3左右

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09年起联合组织开展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为该系列的第三期,集聚了近300名院士和近900名专家学者,梳理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我国未来发展需求,描绘我国未来工程科技发展图景。

丛书包括14个分册,含综合报告、技术预见报告、11个领域报告和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导论。综合报告预测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面向2040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将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逐步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将大幅度提升,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2/3左右,自然环境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未来“机器换人”应对超级老龄社会挑战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介绍,丛书描绘了中国科技社会发展的九大愿景:智慧社会雏形建立,万物互联广泛实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社会情境广泛融合,建立现代社会智能治理模式;现代产业强健高效,制造体系趋于智能柔性、洁净循环、自主可控,“机器换人”应对超级老龄社会挑战;新型能源体系建成,能源结构趋于清洁低碳、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

未来城市深度协同,智慧感知、通达宜居、韧性提升,城市空间弹性共享,城镇生态效益凸显;空间海洋服务广域共融,“蓝色经济”繁荣集约,海洋经济占比提高到10%;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农业体系形成,批量建成少人或无人农场,营养健康农产品体系健全。

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普及,资源、环境、生态初步达到协同自治,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链商业化应用;普惠健康服务广泛达成,主动型大健康体系协同发展,组织和器官实现修复与再生,老龄社会具备健康活力;安全防控智能应对,突发事件一体化监测处置,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智慧监测、精准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主动防控。

“中国工程科技界将聚焦大信息、大制造、大能源、大健康、大安全等领域,开展战略部署和策略创新,追求新兴技术与人类在‘协同性、共生性、规范性、公平性’上的和谐统一。”杨宏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行李无忧”服务上线 连云港... 转自:扬子晚报“刚下高铁就把行李寄存在车站服务点,直接轻装去花果山游玩,晚上回酒店时行李已送到,这服...
关于水务局最新或2023(历届... 水务局以前叫水利局,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下面是小编...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优秀...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新中国确立"记者节"的意义,表明党和国家对新闻界和广...
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用骨子... (来源:中华工商网)转自:中华工商网(图)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  【本报记者李海潮】在内蒙古...
控制权将变更,中晟高科今日复牌 7月22日晚,中晟高科发布《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进展暨复牌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苏州市吴中金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