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大手牵小手
扬子晚报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李志翔 记者 陈咏)七月流火,一年里最热的时候,7月14日到22日,扬州大学数学学院16名师范生来到距离市区70公里之遥的江都区武坚镇,以青春之光照亮乡村课堂,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武坚小学暑托班课堂上,稚嫩的小手高高举起彩纸,眼神亮晶晶地追问:“老师,你看像不像真的太阳?”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求知的眼神,扬大数学学院“晨曦耘梦,和煦同行”社会实践团成员李永涵深深感受到团队名字的意义:像太阳一样,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快乐开班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践行教育报国初心,七月流火的一周,该院16名师范生组成的‘曦和’社会实践团,奔赴武坚小学开展爱心暑托班支教活动。据悉,“曦和”团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秉持“教育如曦,温暖如和”理念,持续开展乡村暑期支教活动。“此次支教不仅是短期的知识传授,更是我们师范生迈出教育报国征程的第一步,是锤炼教学本领、涵养教育情怀的实践。”团队负责人周语表示。
据介绍,为激发学习兴趣,团队用心设计课程,融入情景模拟、手工实践、数学游戏等互动环节,将数学测量知识融教室丈量、剪纸太阳融入几何认知等生活化场景,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传递。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初登讲台,不免忐忑。” 成员张函语说,孩子们热切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迅速融化了那份初为人师的紧张。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快乐,是此行最珍贵的收获。
展示小小作品
扬州大学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延安表示,曦和寓意朝阳。学子们是照亮乡村课堂的太阳,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灿烂的笑容,也是映照师范生们教育初心的小太阳。两轮太阳交相辉映,点燃的是乡村基础教育的希望,映照的是青年学子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担当。为大小朋友们点赞,大家加油!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