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上多名用户反映,广东部分星巴克门店新推“星子自习室”,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7月21日,多家广州、深圳地区星巴克门店店员确认,星巴克已正式推出“自习室”服务,供消费者学习使用。
近年来,随着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的普及,消费者对“非正式学习/工作空间”的需求激增。据深圳星巴克店员介绍,星巴克自习室不要求付费入座,不限时且无需预约,门店还提供免费电源插座、免费温水等贴心服务,甚至设立了共享读书区,欢迎顾客自带书本前来交换阅读。
事实上,顾客在星巴克学习、办公早已成为普遍现象。此次将自发行为转化为标准化服务,或标志着星巴克对"第三空间"功能的主动拓展。广州星巴克店员表示,自习室和饮品区没有分开,大家会在一张长桌上学习,尽管在人流高峰期可能会有些嘈杂,但这种设计实现了空间复用,既保留了咖啡消费主业,又通过自习场景吸引了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增量客群。
星巴克中国向观察者网表示,星巴克始终致力于满足顾客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的多样化需求。以高品质的创新饮品、优质的门店服务,为顾客创造与众不同的第三空间体验。我们在广东部分星巴克门店新推“星子自习室”。 希望我们的门店空间,在炎炎夏日,给大家提供一个“自习”的去处。未来,在更多门店我们也准备尝试更多的“兴趣向”空间和活动。
星巴克自习室的推出并非无迹可寻。星巴克凭借“第三空间”理论,为消费者提供了家庭与职场之外的社交场景,成功打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已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庞大的门店网络为其场景延伸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对此,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向观察者网表示,星巴克推出自习室服务主要面向需要相对安静空间的群体,目前消费者反馈较为正面。他认为,星巴克回归到更加有亲和力场景,去重新定义和扩展第三空间的内涵,仍然大有可为的。星巴克不妨沿着这条路继续探索。
王振东进一步表示,从业绩方面看,星巴克不只是在中国地区受挫,其实他在海外市场也受挫,我们可以认为是经济的问题,但是海外没有库迪、瑞幸来卷星巴克,实际上可能是消费者对星巴克这种大连锁、标准化的统一的这种商业模式感到疲倦。
在他看来,星巴克是以空间而非产品来构建竞争力,但星巴克近来一直在产品上面想办法做客制。对于星巴克而言,附加值在于空间。此前,星巴克在空间也有一些客制化的探索,比如星巴克会结合城市的风貌及独特的门店位置,在硬装和软装上做一些视觉层面的设计,但没有涉及到功能上的创新。所以对于星巴克来说,它的客制化究竟是应该放在产品上还是放在服务与体验的结合上,是品牌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