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7日,创新药ETF(159992)规模达到100.37亿元,年初以来日均成交额高达4.17亿元,规模及流动性均居于同类型首位。(数据来源:Wind,年初以来统计区间为2025.1.1-2025.7.17,同类型基金是指跟踪CS创新药指数的产品,共7只)
创新药的亮眼表现,背后是支持创新药发展的重磅政策落地,以及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政策与产业共振下,普通投资者如何把握创新药机遇?
创新药新政亮点频出
近期,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措施,加强对创新药的全链条支持。
亮点1,研发支持: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
新政为打通创新药研发端堵点,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医保数据开放与资本供给双管齐下,有望降低创新药企研发试错成本与融资压力。
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多维举措
亮点2,准入优化:双目录驱动市场放量。
新政提出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双轨制。双目录并行有望突破医保总量限制,打开价格天花板,提升高临床价值创新药溢价空间。
一方面,医保目录立足“保基本”,优化续约规则,对销售超出预期或新增适应症的品种,通过谈判调整支付标准时降幅不高于简易续约规定,稳定企业预期。
另一方面,首创商保创新药目录,纳入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医保保障范围的高价值药品,协商确定结算价,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亮点3,临床应用:破除终端使用壁垒。
全面优化市场准入流程,一系列举措彻底打通进院堵点,提升支付灵活性,临床放量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创新药终端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提升创新药临床放量的具体措施
亮点4,支付扩容:多层次保障体系成型。
国务院明确到2030年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创新药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了政策利好,创新药产业端也释放出积极信号。
从供给端看,2024年,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超1200亿元。得益于药企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的数量显著提升。新政有望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的回报和可及性,减少研发资源错配,预计将使创新药研发效率大幅提升。(资料参考:证券日报《国产创新药破茧成蝶 迎来价值重估》,2025.6.14;中国基金报《市场沸腾了!“王炸”政策出台,重磅解读来了!》,2025.7.2)
从需求端看,国家医保局近期公布了调整方案,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在今年落地;同时,医保基金继续加大对于创新药的支付力度,纳入医保的创新药产品的国内市场销售峰值或也将随之提升。(资料参考:爱建证券《商保目录将于年内落地,创新药产业出海获得政策支持》,2025.7.8)
有机构研究表示,中国创新药市场产业逻辑向上,叠加政策支持和出海突破,行业前景广阔,预计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或将由2024年的近550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突破20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或将高达24.1%。(资料参考:21世纪经济报道《创新崛起:中国药企“出海”如何助力全球医药发展?》,2025.6.30;国海证券《利好来了!创新药全线爆发》,2025.7.2)
前瞻后市,创新药或将是未来确定性较高的关注主线。看好创新药赛道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及其联接基金(A类:023929,C类:023930),或创新药ETF(159992)及其联接基金(A类:012781;C类:012782)等方式,分享创新药产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