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空报)
芦嘉腾 袁宇
西飞党委“铭记嘱托铸忠诚踔厉奋发担使命”主题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型架夹具厂党委积极落实部署要求,围绕“科技创新”主题,结合公司及专业厂创新平台,从加大激励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创新微环境等三方面开展讨论。全体干部职工立足成果转化,在充分结合实际、调配资源基础上,围绕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开展技术难题梳理与风险评估,形成大讨论“硬骨头”清单;围绕瓶颈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制定具体措施,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攻关计划落地。
创新攻坚,吹响集结号
“这批订单生产周期短,且有微米级装配精度要求,大家一定要加把劲,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题!”面对这极具挑战性的生产订单,型架夹具厂型架装配单元干部职工勇担重任、迎难而上,以激光跟踪仪为琴键,以电缆为音弦,奏响新时代航空报国的赞歌。
清晨,安装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为了圆满完成这项重要任务,由30名骨干职工组成的攻坚团队庄严宣誓,立下“24小时待命,不完成节点不收兵”的军令状。攻坚团队总指挥刘剑事无巨细地跟踪各项进度,带领团队成员聚焦生产的技术难点堵点反复分析讨论,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施工情况、上百项质量检测结果和技术攻坚进展。五十余个日夜,他们扎根在一线,随时应对生产难题,不断调整改进技术,全力保障生产现场有序地向前推进。
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面对各种技术挑战,型架夹具厂全体干部职工针对技术难点、痛点,明确多维度的解决方案:成立技术攻坚专项小组,优化流程,启动“揭榜挂帅”机制,整合内外部资源,确定技术攻关计划;制定“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针对青年技术骨干培养需求,制定“雏鹰计划”,推出定制化方案,培育创新主力军;设立“青年创新擂台”,鼓励青年职工参与攻坚任务,联合培训中心组织相关培训,开展技术交流,进一步拓展创新视野;设立青年创新基金,加大创新成果转化激励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创新微环境。全体干部职工通过专题讨论会、头脑风暴等形式,围绕瓶颈问题深入研讨,在思维碰撞中找出解决方案,在沟通交流中制定具体措施,凝心聚力,集智攻坚,用智慧和汗水践行使命担当。
狭小空间,挺起硬脊梁
“空间小、任务重,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严格遵守装配流程!”在组长丁龙亮的叮嘱声中,机电集成组全体职工以达成“零误差”为目标,在狭窄空间里打响了电气系统攻坚战。
丁龙亮以身作则,带领队伍钻进不足半米高的型架底部,蜷缩着腰身趴在狭小空间内铺设气路管道,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安装气路组件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加之夏天闷热的天气,大家工作服领口布满了汗水结出的盐霜,安全帽带子也被汗水打湿,但他们手里的扳手却稳如磐石,眼神坚毅专注,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严守规程的态度始终如一。通过反复进行气路密封性调试,机电集成组成功啃下了“零误差”这块硬骨头。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目标,依托大讨论活动,型架夹具厂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建立装配工装制造全流程管理机制,整体把控不错项;优化整体制造方案,精细管控不漏项;加强全流程风险控制,产品质量有保障;巧用自制工具,降本增效有实效,实现型架制造全流程管理模式优化。通过前期调研,全体干部职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逐项分析,根据因果分析图,采取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及试验等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逐一确认,编制要因确认计划表,并逐条落实优化问题,形成《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书》,提高了一次计量合格率,为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夯实安全质量根基。
未来,型架夹具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将以此次大讨论活动为重要契机,持续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支撑保障作用与模范示范引领效能,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全员创新意识,系统提升骨干创新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优质量高效完成各项任务,为公司“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