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讯 “现在的检查真是既规范又高效!”7月中旬的一天,地处浙江省湖州市的浙江茗典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迎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综合检查。检查完成后,公司负责人不由得称赞。
在当天的检查中,执法人员亮出行政行为码,清晰告知检查内容,一次性完成企业公示信息、食品生产、特种设备维护等方面检查,当场反馈结果。公司还可通过“浙里办”App获得详情并进行评价。
据了解,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一次接受市场监管部门检查。上次检查是在去年6月。检查次数的大幅减少得益于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推行的“清单化、系统化、差异化”监管举措。截至6月底,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开展的涉企行政检查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3.89%。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清单化管理是涉企行政检查“瘦身”的关键。该局严格执行“清单之外不检查”原则,持续优化覆盖信用、计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13个领域、34类场景的“市监查一次”计划清单;制定涵盖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35个高风险事项的补充检查清单;针对企业公示信息、广告、电商平台等数字化监管成熟领域,形成非现场检查事项清单。
同时,该局通过系统化统筹破解“重复检查”难题,构建“年度计划清单+计划外补充清单+非现场检查事项清单”管理体系,深化“内融外联”工作机制,在系统内推行“市监查一次”融合检查,在部门间实施“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打破层级壁垒,建立市县镇(乡)三级联动模式,规定对同一经营主体仅由一个层级发起检查。该局还通过月度协调、计划备案确保检查安排合理有序。今年上半年,“综合查一次”方式占比达87.35%,有效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
此外,该局将“无事不扰”原则落实到差异化监管中,深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年度检查不超过1次”政策,优先采用非现场检查方式,今年以来开展非现场检查1600户次。建立“市监查一次”与信用服务指导联动机制,推动监管从“事后罚”向“事前防”转变,已同步开展行政指导951户次。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归集检查数据,强化监督问效机制,确保各项规范检查要求落到实处。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清单化、系统化、差异化”监管模式,动态优化清单内容,探索扩大非现场检查覆盖范围,强化跨部门联合检查协同机制。同时,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进一步完善监督评估体系,推动涉企行政检查更加精准、高效、规范,为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孙建新 浦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