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现在办事又透明又省心!”近日,江苏省兴化市一家调味食品公司的负责人顺利拿到新办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后由衷感叹道。据记者了解,这种显著获得感源于兴化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聚焦执法监管、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解决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服务便捷性。
行政处罚“一把尺衡量”
7月11日,面对兴化市市场监管局依据新规开出的罚单,一名销售假冒名酒包装盒的经营者诚恳表示接受。该局近期对两件案值相同的商标侵权案件作出处罚,但罚款金额有所不同,原因是一名当事人家庭负担重,有近亲属患重病。执法人员运用“裁量自助计算工具”,结合多种情节,精准计算出更低罚款金额。这也是今年4月该局针对自由裁量权廉政风险推出的创新举措。
围绕商标侵权等重点领域,该局制定实施了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将违法行为细化分类,逐一量化处罚金额。同时,新开发“裁量自助计算工具”,执法人员输入相关情节即可生成建议处罚金额,有效避免了人为偏差,压缩了自由裁量空间。制度实施以来,该局查处商标违法案件22件,处罚金额近50万元,所有当事人均认同处罚决定,无一起复议或诉讼行为。今年7月,这一科学裁量模型被纳入国家层面正在制定的商标侵权处罚裁量基准,“兴化经验”获国家级认可。
中介服务“阳光运行”
针对部分行业协会与部门存在利益勾连,导致收费不透明、服务打折扣的行为,兴化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标本兼治,对内推动6个“红顶”协会全部脱钩,相关公职人员全部退出;对外出台《兴化市中介机构“五公开”服务规范(试行)》,要求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必须公开透明,并建立满意度测评机制。
此外,该局发布《涉企中介服务收费负面清单》《检验检测机构行为负面清单》,划出服务“高压线”,对违反明码标价规定、降低服务标准变相提价等行为依法严厉处罚。同时,主动上门约谈指导中介机构合规经营,严禁收取协议外费用。如今,兴化市232家涉企中介机构已全部落实“五公开”服务规范,服务环境焕然一新。企业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平均费用显著下降,办理时长大幅缩短。
“共享检验室”护航生产
7月16日,兴化市“共享检验室”实训基地”正式挂牌。该基地创新推出“基础理论+实操演练+案例复盘”三维课程体系,检验员须完成系统培训才能通过认证。同时,配套建设的“共享检验室”智慧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实现检验流程数字化、数据全程可追溯、风险实时预警,助力显著提升检验效能。
据悉,为有效破解小微食品企业出厂检验“缺人员、缺设备、缺资金”困境,该局3年前创新实施了“共享检验室”模式,累计为当地73家小微食品企业节约成本近千万元。然而,在模式推进过程中,该局发现部分“共享检验室”存在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应急响应滞后等“短板”。
为此,该局聚焦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构建“实训基地+技术服务点”双轮驱动的一体化能力提升体系。其中,设在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技术服务点,由专家团队提供常态化技术支持。依托“问题台账—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机制,帮助多家“共享检验室”解决了包括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在内的8项具体技术难题。
□本报记者 祝 富 通讯员 王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