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李建军
我与我的新兵班长景年杰很多年没有联系,更无缘相见。今年春节前夕,一次偶然的契机,我添加了景年杰的微信。之后,我们组织了战友聚会,畅叙往昔情谊。景年杰风趣地调侃道:“你这个军官可是我一脚踢出来的。”而这看似玩笑一脚的背后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1991年12月,我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新兵。新兵班长是新兵军旅生涯的启蒙老师。我的新兵班长景年杰在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上,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在生活中,对我们关怀备至。有一次,景年杰组织队列训练。轮到我时,因过度紧张,我在迈出左腿的同时摆出左臂!这滑稽的一幕,引得全班战友忍俊不禁。景年杰一着急,从背后轻踹了我一脚,力度不大,却让我羞愧难当。随后,他让我在一旁单独训练。那一刻,我不争气的眼泪夺眶而出。但也正是这一脚,让我下定决心苦练队列动作。从那以后,我的队列水平突飞猛进,后来在军校还被评为队列标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激励着无数心怀壮志的军人。随着与景年杰接触日益深入,我了解到他虽只有初中文化,入伍前还做过生意,但一心渴望提干;而我也怀揣着走出农村、通过考军校改变命运的梦想。共同的目标让我们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始终没有停下学习文化知识的脚步。我们相互学习、切磋,还尝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部队的生活充实而忙碌,节奏紧凑。面对这样的生活,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景年杰发现后,自费为我买了笔记本和笔作为奖励。团政治处开设了《基层之声》广播,我认真研究播报稿件的风格,有针对性地撰写稿件,上稿率不断提高,很好地宣传了单位的各项工作。景年杰发现我的写作特长后,鼓励我大胆向报纸、杂志投稿。那时的我对新闻写作还一知半解,但我留心观察身边的新人新事,积极创作。偶尔发表的“豆腐块”文章,让我在官兵中渐渐有了名气,成了大家口中的“土记者”。
当时,《前卫报》(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出版的唯一报纸)有一个“我与班长”的专栏。看到这个栏目,景年杰在训练场上手把手教我军事技能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刚入伍时,我体型偏胖,经过三个月的新兵生活,成功减重10斤,身上褪去了青涩,满是军人的英气。尤其是五公里越野跑,我累得气喘吁吁,嗓子干得像冒火,双腿如同灌了铅般沉重,每迈出一步都仿佛在挑战极限时,是景年杰有力的大手推着我的后背,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有感于此,我一气呵成写下《班长帮我减肥》一文,并在《前卫报》刊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年,景年杰凭借出色的表现,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提干。2000年,他转业到地方工作。我也在军事训练之余刻苦学习,顺利考取军校,毕业后如愿成为军官。2007年,我转业到地方,进入公安局工作,头顶警徽,继续守护一方平安。
离开部队多年,我常常想起新兵班长景年杰,怀念那段充满汗水与欢笑的部队生活。感恩部队的培养,让我收获了成长;感恩班长的教导,让我懂得了坚持与责任。那段军旅岁月,早已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作者单位:武安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