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孔大龙 孙德凤 谢彬
今年54岁的青县居民刘耀良是一名义务交通协管员。自2018年起,他七年如一日,每天早晚交通高峰,在青县新华东路银泰小区门口,身穿反光马甲、手戴白手套,一边与大家打招呼,一边精准引导小区出入车辆顺畅通行,成为周边居民心中的“安全守护者”。
刘耀良成为义务交通协管员,始于2018年的一个清晨。那天,青县新华东路某小区门口发生一起事故:一辆电动自行车逆行,与正常行驶的汽车迎头相撞,骑车人重重摔倒。这触目惊心的场景刺痛了刘耀良,让他意识到“文明出行”不能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更多人用行动守护。
当时,该路段连接商圈、学校与居民区,早晚高峰车流量大。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县人,刘耀良想为街坊做点实事。“我是驾校教练,熟悉交通规则,就琢磨着协助交警维护秩序。”他说。随后,他主动向交警学习相关规则和指挥手势,穿上反光马甲、戴上白手套,开启了义务交通协管之路。
在银泰小区和金水湾小区门口执勤的日子里,刘耀良不仅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更成了路口的“暖心守护者”。
2022年深秋的一个清晨,一位拄拐老人过马路时突然晕倒。刘耀良见状立即冲上前,疏散围观人群、拨打120,还脱下外套垫在老人身下,轻声安慰:“老人家,坚持住。”寒风中,他一直蹲守在老人身旁,直到救护车赶来。
2023年的一场暴雪致路面结冰,信号灯亦因故障熄灭,路口交通陷入混乱。刘耀良当即“上岗”,引导车辆有序缓行;见有车打滑,便冲上前帮忙推车。他顶着刺骨寒风在路口站了6个小时,鞋袜全被雪水浸透。周边商户被他的坚守打动,送来姜汤和暖贴。捧着热姜汤,刘耀良眼眶泛红:“原来我守护大家,大家也在守护我。”
2023年,刘耀良接送在青县一中上学的女儿时,发现每逢学校放假、开学时周边车多人多,安全隐患突出。他主动联系学校领导,申请加入护学岗。每当新华东路银泰小区门口交通流量不大,而距离最近的李镇小学门口接送学生的车流量大时,他就会根据护学岗群里的通知来到学校门前,与执勤的民辅警和学校的值班老师一起,成为义务交通疏导员。
“师傅,往前开点,别挡路口”“同学,注意来往车辆”……他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提醒家长注意安全。在他的参与下,校门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刘耀良还被聘为青县第一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外辅导员。
这几年,他又加入护航中高考的队伍,维护考场周边交通秩序。
“多等几秒,安全第一”,这是他常说的话。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配合,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