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们踊跃发言。大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升海上综合服务等关键议题。通过深入交流与智慧碰撞,为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贡献了诸多宝贵建议。此次会议犹如一场思想的盛宴,为福州在海洋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有力地推动“海上福州”建设迈向新的高度,让福州的海洋经济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1日上午,福州市政协“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市政协常委、委员代表、智库成员代表、行业专家和有关负责人建言献策,协商建议将被充分吸纳。
2030年海洋生产总值
力争突破5500亿元
2025年3月以来,福州市政协围绕“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议题,组成由市政协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市政协调研室、经建委、市致公党等联合实施的课题组,赴市内外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并邀请部分在榕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专家、企业家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在完成课题调研报告基础上,形成了《政协第十四届福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的建议案》,于7月11日经福州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福州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建议,站在“十五五”新的更高起点,以海洋强国强省战略为引领,牢记嘱托,向海图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共赢,强化“海上福州”在“海上福建”的龙头作用,力争2030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占全省海洋经济比重提升为30%以上。
委员、智库专家
共同汇聚智慧力量
在协商发言环节,10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政协常委、委员、智库成员、行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常委、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院长陈建明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角度,建议持续加强科教融合,高质量培养综合性海洋应用型人才;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做强福州海洋研究院,促进闽东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提高海洋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打造海洋食品全产业链”是市政协常委、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主任杨小强十分关心的方向。他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海洋食品产业园全链条发展、深化海洋食品品牌矩阵建设三个方面建议福州市深化海洋食品全产业链建设,推动福州渔业产业从单一养殖捕捞优势向“全链条价值创造”转型。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黎静提出了“完善福州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配置机制”的建议。她建议,强化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管理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实施《福州市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管理办法》,填补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管理制度空白,确保海域市场化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
任义文、郑霄、刘华松等7名委员和专家从陆海产业联动、海洋金融创新、“智慧海洋”建设等不同角度,谋良策、出实招。(记者 管澍 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