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
虽然天下人都识袁隆平之名,知道他的贡献,但晓得他与怀化有缘的人却不会很多——安江农校,袁隆平院士曾在此任教37年,培育出造福世界的杂交水稻。
安江是一个镇,以前曾是黔阳地区的行政中心。后来黔阳地委和行署迁至怀化,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再后来撤地区改为怀化市,安江就仍作为一个镇,低调而沉稳地静守在沅江之滨。
安江农校现已并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安江镇的农校旧址,被辟为杂交水稻纪念园。进得校门,迎面一座高大的碑墙,红漆碑面上有袁隆平手书金色大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基座上也有一排金色美术字:“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校园内有两处袁隆平故居。一处是他结婚成家后分得的普通教工宿舍,一处是1980年因外国人要来为袁隆平拍纪录片而赶建的专家楼。两处故居内的家具陈设保持了原貌,极为简朴。
原教工宿舍的故居旁,用相邻的平房改建了一个袁隆平家风家教馆。袁隆平曾祖一辈就是殷实人家,很重视后辈教育,更注重品德培养。世代积累,袁隆平入大学时又正值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思想和风尚有如新的基因注入良好家风涵育的心灵,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就成了他的毕生追求。
他本人也化身成为一粒品质优异的种子。
“不要为了名利去花心思,否则你稍微有点挫折就受不了。”
“我的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自己应做的事是最愉快的。”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持这般价值观,以人类最优秀的一粒种子的品德和才华来研究水稻种子,怎能不获成功?
以袁隆平故居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纪念园,现已是4A级旅游景区。在紧邻纪念园的沅江之滨,还新建了一座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把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种植水稻的历史和袁隆平团队发现培育优秀杂交水稻的全过程详尽展示,不仅是一座全面介绍农业科技发展史的科普馆,更是一座向袁隆平院士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致敬的纪念馆。
一粒稻种改变世界,不仅是让更多人吃上了饱饭,更彰显和倡导了一种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人尽己所能,世界才会更好。
下一篇:中山男子饭后散步竟中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