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不沿边、不靠海,但安徽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具有“左右逢源”的区位特点。近年来,我省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85.4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居全国第6位、长三角第1位。
我省积极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入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和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推动“皖企出海”,支持汽车、光伏、锂电等重点领域行业和骨干企业组建“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大力发展新型易货贸易,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越来越多安徽企业加速全球布局,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产业链出海齐头并进,开放的安徽奋楫扬帆,向海而兴。
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7月16日至18日,2025墨西哥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题展在墨西哥城举办,28家皖企“满载而归”。
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各类特种工业胶带、漆面保护膜以及光学级保护膜等产品。“这是我们首次开拓墨西哥市场,效果不错,三天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额75万美元。”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表示,参展期间接触了多家墨西哥改装配件经销商,对方对汽车改装膜很感兴趣,后续将尽快提供报价单,并邀请他们参观位于广德的工厂。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像和和新材料一样的企业,希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省商务厅每年都会拟定发布一批境内外国际性展会指导目录。今年,我省深入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将组织参加重点展会50场左右,组织5000家次以上企业赴境外开拓市场。
“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光伏储能、智能家电(居),是我省主要的外向型产业。聚焦这四大产业,今年以来,我省依托知名国际性展会平台,以‘展中展’形式在曼谷、迪拜、阿斯塔纳、墨西哥城等全球各地接连举办了6场安徽外向型产业主题展。这种统一标识、集中亮相、整体出击的新探索,有力提升了‘徽动全球’品牌影响力。”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外贸新业态,今年我省积极发挥全省7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平台功能,举办20场“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活动,持续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型易货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
为真金白银支持外贸企业开拓新市场,我省持续开展“外贸+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通过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长期融资支持,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全险种服务,强化对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统保支持。
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在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奇瑞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定期从港口装箱,运往世界各地。
“目前,奇瑞汽车已出口至全球近120个国家和地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负责人冯平说,“去年,我们通过AEO认证后,海关查验率大幅降低、通关速度进一步加快,产品生产下线后能够快速装箱出口,在开拓海外市场上实现了快人一步,也帮助我们抢抓了更多订单。”
冯平口中的AEO即“经认证的经营者”,被称为国际贸易的“金字招牌”,是海关对信用状况良好、守法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认证的制度。AEO企业作为海关最高信用等级企业,在国内可享受最低查验率、优先通关等优惠措施,在国际贸易中,可享受已与中国海关签署AEO互认协议的31个经济体、57个国家和地区共享通关便利,有效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积极对接国际贸易准则,目前我省有AEO企业120多家。前5个月,AEO企业进出口值达1353亿元。目前,我省加大重点企业AEO认证培育力度,帮助企业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近年来,我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实际行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全球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6月初,2025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如期在黄山举办,积极促进我省与RCEP其他成员国地方政府交往、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去年,该论坛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机制性论坛。
目前,我省与RCEP其他成员国已经建立25对友好省州(城市)关系。去年,我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2085.4亿元,同比增长3.5%,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17.3%。
聚焦规则对接,营造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目前,我省正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推动自贸试验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创新,推动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要素保障、场景应用、监管服务等集成创新,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安徽方案”。
建设开放大通道大平台
7月1日,两架满载货物的飞机从芜宣机场起飞,分别飞往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机场、菲律宾宿务国际机场。
“芜湖—达卡”和“芜湖—宿务”,两条新货运航线的开通,为芜湖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搭建了两条高效、稳定、便捷的空中“高速公路”。这也意味着,奇瑞、大陆汽车、纬湃电子、美的、芜湖长信科技、京东方、合肥联宝等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有了新的货运选择。
自2024年6月28日国际货运首航以来,芜宣机场累计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约6500吨,进出口货值约16.8亿元。
开放通道建设,为产业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四五”以来,我省积极实施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工程,有效提升了对外开放能级。目前我省已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7个、省级二类口岸4个,涵盖水运、空运和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正持续优化升级蚌埠(皖北)、合肥空港等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安庆综合保税区等。
聚焦重点国别和优势产业,我省累计批准设立国际合作产业园11家,其中对德合作园区4家,对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英国、西班牙、丹麦合作园区各1家,形成特色鲜明的国际合作载体集群。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恢复加密重点外资来源地国际航班航线,将新增6条国际客运航线、7条国际货运航线,年内全省国际航线预计将达到34条。
我省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高质量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同步推进合肥机场、芜湖港智慧口岸国家试点建设,着力提升对外开放的口岸监管和服务能级。
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等体系化开放能力建设与提升,为安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构筑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本报记者 彭园园
下一篇:上半年山东经济展现“较强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