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墙内飘出咖啡香 百年商号变身“生活场”
创始人
2025-07-22 08:15:05
0

  ■本报记者 刘姝媛

  在位于中央大街21号的弥欧洋房西餐厅,一群来自东南亚的游客边品味美食,边饶有兴趣地谈论着西餐厅所在建筑的历史。“这座百年历史建筑是阿格洛夫洋行的旧址,折中主义风格。”马来西亚游客吴先生临行前对中央大街上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一番“预习”。餐厅主理人周萌兴见客人兴趣十足,便带他们参观建筑全貌,讲述这座百年建筑的前世今生。“中央大街深入挖掘老建筑历史文化,推进老建筑活化利用,打造文化体验场景。”中央大街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彬杰说,目前已成功落地多个特色项目,促进老建筑焕发新活力,成为历史与现代融合的亮点。老建筑活化不仅让斑驳的砖瓦重新聚集人气,使其从沉寂角落变身活力地标,更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创新场景,展现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开在百年建筑里的西餐厅

  百年洋行旧址化身弥欧洋房西餐厅,内部装潢没有繁琐的元素,由极具历史感的木地板、木楼梯、白色墙面、花阶砖等元素组成简约的设计风格,尽显百年建筑底蕴。

  餐厅主理人周萌兴向记者介绍,这栋建筑建于1923年,由著名的俄罗斯籍犹太裔设计师尤里·彼得洛维奇·日丹诺夫设计,是阿格洛夫洋行的旧址。原建筑为3层,后于1951年加建至4层。

  近年来,这栋楼里一直开俄式西餐厅,后来店主无暇经营,便租赁给了周萌兴。去年底,周萌兴将经营了6年的弥欧洋房西餐厅从中央大街西十三道街搬到了这里。现在一楼继续做意法风格的弥欧洋房西餐厅,仍旧保持着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室内装潢;二楼是俄式西餐厅内,高高的穹顶雕刻着金色花纹,一排高档枝形吊灯光彩夺目,色彩浓郁的俄罗斯油画挂满四壁,仿古实木座椅依次排开,在橙黄色的灯光映衬下,整个餐厅极具历史韵味。

  “弥欧洋房西餐厅之前一直经营得不错,没想到搬到老建筑后,生意更红火了。”周萌兴记得餐厅刚开业时,排队等候的客人站了一屋子,他引导客人到当时还在继续经营的西十三道街“老店”,没想到的是,半数以上的客人到“老店”看了一圈后,不是离开,就是再次返回。“在百年建筑里吃一顿俄式西餐,吃的是味道,也是情怀。”湖南游客方芳道出了食客的心声。

  为了让餐厅更加富有韵味,周萌兴把闲置多年的院子重新整修成欧式风格的院落,也成为中央大街新晋打卡地。

  藏在保护建筑里的商业密码

  道里区西十三道街43号,一栋清水红砖小洋楼静立街角。

  1917年,民族企业家毛守和在此创立“东和昶商号”,主营粮食贸易,亦作居所。这栋曾见证哈尔滨商业兴盛的建筑历经百年,沧桑斑驳,2023年11月被鉴定为D级危房,命运岌岌可危。2025年3月,修缮工程启动。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加固和内部改造。如今,这座承载冰城商业记忆的建筑,以“东和昶1917宽街文化复合体”之名重新焕发生机。红砖墙内,百年时光不再尘封于档案,而是化作可触摸、可品味、能沉浸的生活场景。

  西十三道街旧称“宽街”,始于1902年,如今全长253米。这里曾是哈尔滨第一家印书售书馆“商务印书局”、哈尔滨第一家女子中学“从德女中”、东北第一家近代烟厂“老巴夺葛万那烟庄”,也是东和昶、永发东、天福楼、五芳斋、英国饭店等数十家中外商号的聚集地。百年之后,东和昶大楼以全新商业姿态回归城市生活,其核心在于融合了历史空间与现代商业。

  走进东和昶1917,内部业态布局精巧,宛如一座微缩城市。宽街博物馆作为一家街道历史博物馆,近百件展品中,1913年《哈尔滨指南》商务印书局广告、“老巴夺葛万那烟庄”烟标等文物无声地讲述着宽街的过往。青年摄影师修宇主理的“希罗卡雅时光馆”,则复原了上世纪初的名店“视明馆”,用湿版摄影技术让游客瞬间“穿越”成为历史老照片主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投资者提问:请问中超控股连续几... 投资者提问:请问中超控股连续几年亏损会不会被st董秘回答(中超控股SZ002471):您好,公司20...
锦龙股份:智算中心项目进展情况... 投资者提问:请问锦龙股份,贵公司曾有过智算中心相关公告,请问锦龙股份,贵公司曾公告过的智算中心项目已...
投资者提问:恭喜公司今年4月国... 投资者提问:恭喜公司今年4月国网中标额创单月历史新高,请问今年5、6月的市场中标情况如何?另外,公司...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产品可否用...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产品可否用于水利建设,南方夏季大水频发,公司产品应用广泛,中报业绩何时预告董秘回...
以色列严拒25国联合声明 2025.07.22本文字数:115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封图 | 7月7日从加沙边境以色列一侧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