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黄宏生:问世20余年,我为何还强烈推荐《从优秀到卓越》?
创始人
2025-07-22 07:46:26
0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今天很高兴在厦门参加总裁读书会的活动,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从优秀到卓越》一书。

01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我为何强烈推荐《从优秀到卓越》2001年首次出版,中信出版社于2009出版?因为它堪称中国商业发展史的里程碑著作,不仅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管理经典之一,更是创维在生死存亡之际的指南针。

2000年创维上市后遭遇首亏,恰逢中国电视行业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型的剧变期。当时300多家电视企业瞬间折半,仅剩150家存活,整个行业可以说是血流成河。更致命的是企业内部崩裂——负责销售的合伙人带着半数销售团队投奔竞争对手,内外交困之下企业濒临绝境。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我们重金聘请的美国咨询公司开出的药方,竟是让我带领团队研读这本尚未引进中国大陆的著作。这得益于与中国台湾企业的合作渠道,我们得以拿到繁体字版《从优秀到卓越》,我便认真研读这本管理圣经,令我未曾想到,它将重塑创维的命运轨迹。

书中“刺猬理念”“飞轮效应”等理论如醍醐灌顶,让我们在混沌中看清方向。通过持续研读和反复地落地实践,创维不仅走出亏损泥潭,更建立起支撑二十年发展的管理体系。

这段从绝境到重生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卓越不是偶然,而是遵循特定规律的系统进化。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为迷茫中的企业点亮了一盏穿越周期的明灯。

02

个人领导力的觉醒指南,企业突破成长瓶颈的实战教科书

我作为创维集团从生死边缘走向行业标杆的亲历者,这本书不仅是我个人领导力的觉醒指南,更是中国企业突破成长瓶颈的实战教科书。

1.重新定义了“领导人”

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个颠覆性认知,是重新定义了“第五级领导人”的核心特质。创业初期,我像所有草莽英雄般冲在第一线,摆地摊推销产品、蹲研发中心改方案,处处以“我”为中心,那种“唯我独尊”的强势作风曾让我无往不利。

但当企业遭遇合伙人出走、销售团队集体叛逃的致命打击时,我才痛彻领悟:真正的第五级领导者绝非江湖老大式的独裁者,而是兼具谦卑与执着的矛盾统一体。

书中揭示的“窗口与镜子”理论让我醍醐灌顶——成功时把成果归因于窗外(团队、环境),失败时从镜中(自身)找原因。这种思维转变促使我戒掉拍桌子的暴躁,学会倾听不同声音,将“我要做”变为“我们一起做”。正是这种转变,让创维在一年之内走出亏损的泥潭,最终成长为700亿规模的行业巨头。

2.为中国企业指明了转型方向

上世纪90年代末,广东制造业还停留在“三来一补”的加工模式,我们习惯听日本客户指挥,对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全球化布局毫无概念。传统销售体系更像江湖帮会,“烟开道、酒搭桥”潜规则盛行,省级代理、地级分销、县级批发构成的三级剥削链,让消费者始终触不到产品核心。

正是《从优秀到卓越》提出的“刺猬理念”让我们明白:企业必须找到“三环交集”——既热爱又擅长,且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事。我们毅然砍掉冗余产品线,聚焦数字电视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直通县镇的扁平化渠道,最终在行业大洗牌中逆袭存活。

如今回望,这本书堪称中国企业的转型“天书”。它不仅教会我如何从创业者蜕变为真正的领导者,更指引无数中国企业突破“低质低价”的魔咒,走向自主创新与全球竞争的舞台。这种跨越时代的价值,正是我要向所有奋斗者力荐此书的根本原因。

3.填补中国商业文化空白

我为何坚持认为这本书填补了中国商业文化的空白?作为亲历者,我深刻感受到这本书带来的认知革命。

改革开放前,中国商业文明近乎空白,仅有胡雪岩式的传统商道可循。早期我们模仿韦尔奇式的管理碎片,却始终不得要领。直到遇见这本书,才真正触摸到现代组织建设的精髓——它教会我们以“人”为先,内部要发现人才,外部要直达消费者。这种转变,恰似从江湖帮会的潜规则,迈向现代商业的明规则。

书中提出的“先人后事”原则,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用人逻辑。过去我们习惯“以事找人”,如今学会“以人成事”。更关键的是,它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了可复制的精神范本。任正非曾坦言,华为正是通过系统学习美国管理理论才构建起自己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从优秀到卓越》则更进一步,将西方管理科学与中国实践结合,让“企业家精神”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中国商业文明补上了缺失的一课。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孤勇,而是建立让卓越持续发生的组织系统;不是江湖义气的权谋,而是基于理性与人文的现代管理智慧。这种认知觉醒,正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关键转折。

4.中国品牌正由“低级代工”到“享誉全球”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四十余载,中国品牌已从本土走向世界舞台。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占据全球46%市场份额,比亚迪连续八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大疆无人机更以超70%的占有率垄断消费级市场。这些成就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但整体规模与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

如果更多企业家深入研习《从优秀到卓越》的管理智慧,必将催生成千上万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这正是我们总裁读书会持续推动企业家精进学习的核心价值——通过认知迭代与战略升级,让中国不仅拥有世界级产品,更能孕育出引领产业变革的世界级企业,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商业传奇。

5.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的伟大践行

自阅读《从优秀到卓越》以来,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这本书不仅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更让我们看到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2025年恰逢中国企业3.0版本扬帆出海的黄金机遇期——当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动荡凸显和平发展的珍贵,当DeepSeekAI领域突破封锁、泡泡玛特以文化融合征服全球消费者,世界正以全新目光审视这个国泰民安的东方国度。此刻若万千企业都能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中国必将诞生远超美国的伟大企业矩阵,让“中国梦”从愿景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我认为“中国梦”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于“国泰民安”的底气。当我们的企业持续突破“卡脖子”技术,在芯片、航天、量子计算等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当完整的工业体系与供应链网络成为国家安全的“护城河”;当军事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形成战略支撑,任何外部势力都需掂量挑衅中国的代价。

第二个内涵,是让14亿人都能在擅长领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听侯总(侯孝海)讲述,14岁前未尝过青菜的味道,村子都出不去,因为出村要请书记批准,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自由。在今天的中国已成历史。如今从大凉山深处的直播带货青年,到深圳实验室里攻克半导体难题的工程师,每个个体都能这片土地上,实现人生价值。这种“人人皆可成才”的生态,正是中国梦最动人的温度。

第三个内涵,是迈向百岁人生的健康革命。当今世界比较热门的产业和课题就是健康产业,我刚从日本回来的时候,当地学者提出的“人均寿命160岁”目标令人震撼。这并非天方夜谭——干细胞技术已能精准清除癌变细胞,基因编辑疗法让遗传病治疗成为可能,人工智能辅助的个性化医疗正在改写生命长度。当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当“治未病”的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人均预期寿命突破90岁、迈向更高台阶将成为看得见的未来。

最终极的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碳”担当。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占全球70%,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2年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越欧美总和。这些数字背后,是甘肃戈壁滩上绵延百里的光伏矩阵,是东海之滨昼夜不息转动的白色风机,更是我们为子孙后代守护的蓝天碧水。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国不仅要实现自身绿色转型,更要为全球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从“美国梦”的个人成功神话,到“中国梦”的集体升华,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当企业追求从优秀到卓越,当个体价值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伟大复兴,必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03

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剖析着企业成功的本质

1.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是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是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一。柯林斯对管理学的探索犹如一场永无止境的冒险。他花费数年时间,带领研究团队深入剖析众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他不像一些理论家那样只坐在书斋里空想,而是亲自走进企业,与管理者和员工面对面交流,获取最真实、最鲜活的一手资料。

他的研究风格严谨而务实,善于从复杂的商业现象中提炼出简洁而深刻的规律。他提出的“第五级领导者”“刺猬理念”等概念,就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剖析着企业成功的本质。

2.核心理念

《从优秀到卓越》书中四大黄金法则:刺猬理念、第五级领导人、先人后事和飞轮效应。

1刺猬理念

刺猬理念主张:企业应如刺猬般专注,聚焦于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以抵御市场竞争和变化的冲击。相较于狡黠多变的狐狸(代表分散尝试),刺猬式发展更强调深耕单一领域,通过持续积累形成深度护城河。这种战略聚焦如同刺猬挖掘深洞,既形成安全屏障,又奠定长期生存基础,使企业在市场风浪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2)第五级领导人

我深知领导力分为五个层级,而最高境界是兼具谦逊品格与专业执着的融合。这种特质要求将个人成就置于组织成功之下,以结果为检验标准,通过深耕核心领域构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企业的永续增长并非依赖机会主义,而是源于领导人既能保持战略定力,又具备自我反思的谦卑——这种矛盾统一体正是组织在变革中持续进化的关键。我始终相信,专业聚焦的锐度与谦卑品格的温度,才是企业稳定成长的底层密码

3)飞轮效应

作为创维的掌舵者,我深刻体会到飞轮效应在商业实践中的惊人力量。这种效应如同老式拖拉机启动——最初需用绳子反复拉拽,看似徒劳的每一次发力,都在为惯性积蓄能量。当飞轮突破临界点,持续运转便成为必然。

五年前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亏损的惨烈景象犹在眼前。但创维却在这个红海市场中实现分布式光伏200亿的突破,正是飞轮效应的完美印证。我们37年来积累的两亿家庭用户,构成了最坚实的信任底座——那些用了几十年不坏的家电,早已超越产品本身,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质“图腾”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当百余家企业空谈概念时,创维选择用最朴素的方式切入:帮农户更新老旧家电,顺便在屋顶装上光伏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源自飞轮第一圈的蓄力——两亿家庭的信任,让创维方案自带公信力。我们由此从行业末位跃居全国第二,这正是飞轮突破临界点的爆发时刻。

更令我惊叹的是企业文化凝聚的二次加速。当团队将30年管理智慧转化为IP内容时,那些曾经的挫折与经验突然焕发新生。短视频平台上的每一次传播,都在为飞轮注入新动能,这种文化势能带来的增长,远超传统业务范畴。在经济寒冬中,我们反而加速前行,这正是飞轮效应最迷人的特质——前期每一分看似笨拙的坚持,终将转化为不可阻挡的势能

4)先人后事理念

作为践行《从优秀到卓越》“先人后事”理念的领导者,我深刻领悟到:组织转型的关键不在战略蓝图,而在人才底座。与其苦苦追寻完美方案,不如先构建“正确的人”的团队——那些无需严密监管就能自我驱动、面对变革能主动调整的成员。

我们曾用几年时间重构核心团队,宁可放慢业务扩张也要等待“合适的人”。这种看似保守的选择,最终让创维在光伏寒冬中实现逆势增长,因为每个岗位都站着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奋斗者。人才,永远是组织突破临界点的第一推力。

04

我与这本书的故事

作为将这本书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基因的实践者,我深刻体会到这本书是我们穿越经济周期的生存指南。在创维最艰难的转型期,它彻底重塑了我的领导思维——从大包大揽到授权赋能,从命令控制到聆听包容,真正释放出团队被压抑的创新势能。

二十年践行带来三重蜕变:规模裂变实现14倍增长(50亿到700亿),生态进化完成从单一电视到智慧家庭、光伏、新能源汽车的三次跨越,更颠覆了认知边界——“若无此书,创维仍是加工厂,我亦是小老板”。

投资11家企业仅有1家成功上市的惨痛教训,让我参透人才选择的终极法则:找对人,沙漠变金矿;找错人,金矿成沙丘。

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是管理技巧,更是突破组织认知边界的哲学。面对未来挑战,我们以三个回归锚定方向:一是回归人性本质。用五级领导力唤醒团队使命感—“谦卑不是软弱,是容纳世界的胸怀”;二是回归商业本源。用刺猬理念对抗浮躁诱惑—“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核心”;三是回归长期主义。用飞轮效应构建增长引擎—当每个齿轮咬合转动时,雪崩之势不可阻挡

05

创维汽车,一场健康革命

作为创维汽车实践者,我亲历了从“交通工具”到“健康载体”的认知革命。十年前因亚健康困扰,在与工程师打磨产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配备超级氧吧与智能按摩系统的样车,竟让我的睡眠质量得到了大大改善。这段“小白鼠”经历催生了底层逻辑重构——创维不再定义电动车为出行工具,而是打造“移动健康舱”,通过技术融合实现低成本健康管理。

当行业比拼续航时,我们开辟新赛道:将通勤转化为养生场景,让每趟行程成为亚健康修复契机。中国9亿亚健康人群的爆发式需求,需要更普惠的解决方案。我们以负氧离子与按摩系统深度融合,让深度睡眠成为可携带的“良药”,实现“车轮上的健康福报”,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终极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钧达股份涨2.07%,成交额2... 7月22日,钧达股份盘中上涨2.07%,截至11:15,报45.41元/股,成交2.83亿元,换手率...
布达拉宫重要研究成果在拉萨发布 7月20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指导、布达拉宫管理处承办的布达拉宫2025年重要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拉萨举...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 较昨... 转自:财联社【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 较昨日此时放量超400亿】财联社7月22日电,据财联社盯盘数...
洛阳钼业涨2.09%,成交额1... 7月22日,洛阳钼业盘中上涨2.09%,截至10:52,报8.81元/股,成交11.28亿元,换手率...
合合信息股价跌5.04%,招商... 7月22日,合合信息跌5.04%,截至发稿,报164.18元/股,成交3.45亿元,换手率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