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校食堂,国家出手了 丨上观时评
创始人
2025-07-22 07:27:14
0

(来源:上观新闻)

学校食堂这个老问题,国家又出了新办法。

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下称《指南》)已于近日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看了管理指南公开的具体内容,可以说非常细致,尤其是在建立监管机制方面,基本覆盖了全生产链条:监管专员要求设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定了,留样提出了明确要求,也说了要校园配餐服务评价机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标准的出台,肯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全局性的方向指引,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这都会是校园配餐服务企业需要着力注意的方向。对于安全问题是基本底线的食品行业来说,这样细致又全面的方向指引,显然是有必要的。

但《指南》出台后,也不是就高枕无忧。《指南》建立的细则很明确,但是事在人为,落地执行,是同样重要的一环。制度构思再好,也需要考虑执行的实际行动。

在此前讨论校园餐时,有行业内人员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管得太严太细,可能导致利润不足,动力就不强,甚至干不下去。

这是实际的担心和考虑,也是《指南》落地实施后需要直面的具体问题。当然,这绝不是说不应该建立长效的机制,而是说,硬功夫还在指南外。方向对了,也要能干得好。到底如何将《指南》确定的指引方向,变为可落实、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考验着相关部门和校方持续的付出与努力。

举例来说,有调研显示,部分中小配餐企业利润率不足8%,而《指南》要求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总监、检验人员及智慧监管系统,这意味着人力与设备成本将显著增加。如果没有给企业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或适当进行政府补贴,可能出现企业降低食材品质维持利润,甚至退出市场的风险。此前就曾有地区过度压价,中标企业转而使用劣质食材的案例。这显然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心。

也就是说,既要以严格标准和指导,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也要通过成本疏导、技术赋能、责任重构、分类施策等组合措施,赋予理想的制度设计可执行的空间,让《指南》平稳落地,让学生真正吃得好,让家长真正能放心。

归根结底,食品安全标准的生命力,需要可执行的温度和更现实的治理智慧。解决现实问题,总归是多方利益平衡的艺术。而这一切,需要校方、配餐企业、政府、学生家长等多方拧成一股合力,方能让每一份安全投入都获得可持续的支撑,让每一次责任履行都经得起全流程检验,去真正守卫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

原标题:《管学校食堂,国家出手了 丨上观时评》

栏目主编: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林子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夏银行廊坊分行被罚30万元 7月21日消息,从河北金融监管局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可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行在信...
小红书:语音评论功能目前还在内... 7月22日,针对小红书语音评论功能,小红书社区客服回应称,语音评论功能目前还在内测中,仅部分用户可见...
最新!送转潜力股名单出炉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22日电,从过往历史来看,高股价、未分配利润及资本公积金充裕的股票往往更具...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中集... 近日,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的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中集集团旗下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供...
湖南知名民营企业助力湘潭高质量... 转自:湘潭发布共建共享  共赢未来湖南知名民营企业助力湘潭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7月21日,湖南知名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