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开跑
创始人
2025-07-22 06:55:36
0

转自:贵州日报

六盘水马拉松开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跑友欢乐赛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尚宇杰

新闻提示

7月20日,入伏首日,多彩贵州马拉松超级联赛(第四站)暨2025“初好刺梨”六盘水马拉松(以下简称“六马”)鸣枪开跑。3.2万名跑者分别踏上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健康跑和5公里大众欢乐跑赛道,在19摄氏度的清凉中挑战自我。“六马”不仅展现奔跑力量,更映照城市转型:赛道串联起“煤都”记忆与“凉都”新貌,见证六盘水从资源城市向康养旅居胜地的奔跑。这场盛夏之约,是速度与耐力的较量,更是城市温度与魅力的展现。

守护 志愿者的温暖

一场马拉松,有多少双脚在奔跑,就有多少双手在默默托举。

今年“六马”,3474名志愿者分布在起点、沿途和终点,支撑着每一个咬牙跑下去的人。在这群蓝马甲里,六盘水师范学院大三学生李瑶兰,已是第三次出现在志愿者名单上,“每年暑假,好像都和六盘水有个约定——成为‘六马’志愿者,为马拉松出一份力。”天还没亮就随着摆渡车到达工作点,这样的流程她已熟稔于心。

第一次当志愿者时,她对42公里没有概念,只觉得那是体育频道里的遥远画面。凌晨5点,和同学们一起将一箱箱矿泉水搬到补给点,看到第一批跑者从晨雾里走向起点时,她忽然觉得,这条路跟自己有了关系。

3年来,她做过起点检录,递过终点奖牌。今年,她带着学弟学妹站在引导点,“感觉自己也在赛道上参与了这场马拉松。”

7月20日凌晨3点,李瑶兰和同学们坐上摆渡车,一个小时后来到5公里大众欢乐跑终点。按照培训流程,小组很快完成安装和场地布置,大家围坐在一起,静静等待赛事开始。

“5公里赛程短,跑得快的选手一会就到了,我们要做好十足准备。”7点30分,第一声发令枪响,全马选手出发。志愿者们通过手机直播看到开跑盛况。李瑶兰感慨:“这种欢呼和感动,正是马拉松最独特的意义。”

8点刚过,音乐、欢呼声此起彼伏,5公里大众欢乐跑者踏步而来,“大家打起精神,做好准备!”星光中守候,破晓前准备,“3474个李瑶兰”,将“六马”的赛道守护得妥帖又有序,也把这条路照得更加温暖明亮。

热身 3.2万人站上起跑线

6点,六盘水的天还蒙着一层云雾。3.2万名跑者向“六马”起点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广场汇集,年轻的、年老的、本地的、外来的,大家摩肩接踵,脚下是同样的柏油路,心里却装着各自的期待。

“我曾以为跑步是我这辈子都不会接触的运动,跑起来,太难了。”赛道上,全程马拉松参赛者夏雪正忙着热身。2019年,她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六马”大众跑,赛道上奔驰的身影、滑过脸庞的汗水、赛道旁的欢呼……3万余人的脚步声像一股暖流,也打开了夏雪的心房,“跑起来,太好了。”

“六马”的赛道上,有人是为了丈量自己能跑多远,更多的人只为告诉自己,跑得再慢,也不能停下。

奔跑 脚下有路就有奔头

起点不远处,就是钟山大道。

这条大道,老一辈人说,修得宽阔笔直,是为了能运更多煤、更多钢。那时候车轮滚滚,拉走了矿井里冒出来的乌金,也拉来了外面的机器、资金和人。

跑者从这里跑过,汗珠滴在路面;市民站在路边,摇旗呐喊。

“现在跑不动了,但是看别人跑,我也算跟着跑一程。”58岁的老刘是铁路退休工人,虽然没有报名参赛,但一直拿着旗子站在路边为跑者呐喊助威。

“年轻时,每天和火车打交道。”老刘负责把运煤车一节节编组,发往省外。

从岗位退休,看惯了车流的老刘对奔跑的人流有了期盼,“看着各路跑者奔跑,就有动力。这座城再怎么变,脚下有路,就有奔头。”

绿色 赛道上的城市答卷

再往前,跑进红桥新区,坐落于此的六盘水市第七中学便是10公里健康跑终点。

红桥新区宽阔的马路两旁满是规整的小区、公园广场、商超和新修的学校……赛道不长,却像这座城几十年蜿蜒向前的缩影。马拉松没有回头路,六盘水的发展也是如此——咬紧牙关翻过资源枯竭那道坡,如今正把更多的脚步落在产业转型。

坚持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六盘水以数智和绿色技术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荣膺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城市,蝉联全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排行榜首……依托“中国凉都”美誉,六盘水阔步从“夏季首选”迈向“四季皆宜”;精准服务释放红利,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激活市场,2024年,六盘水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4.23万户,新增1.76万户,同比增长5.83%、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奔跑,是跑者的姿态,也是这座城的节奏。

补给 凉都人的待客心意

如果说马拉松是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的温度,那么“六马”就是用味蕾记住这座城的厚度。

“最难熬的不是枪响后的头几公里,而是漫长的后半程。”本地跑友喻铁鑫开足马力,向着半马终点冲刺,“参加‘六马’的第三年,今年想给特色补给站狠狠点个赞。”

今年“六马”,3个特色补给站,把烟火气、热情和鼓励藏在了一碗碗地道小吃里。

15公里处的民中补给站,热锅里冒着蒸汽,隔老远就能闻到米香:蒸蒸糕软糯绵密,凉粉晶莹剔透、微辣开胃,再加上一小块卤菜,咸香中带着卤汤的甘醇,唇齿留香。

21公里处,全马正值半程,跑者体力吃紧,十七中补给站端上了能顶饿的“重头戏”——火腿炒荞饭。作为六盘水人待客的家常心意,粒粒分明的荞饭带着清甜的荞麦香气,火腿丁炒得焦香四溢。

步数逼近35公里,双腿的酸胀与内心的疲惫交织。在妇保院补给站,等待跑友的是一碗碗冰甜的杨梅汤。汤汁酸甜冰凉,配上裹着辣椒面的本地乌洋芋,给足了跑友撑过最后7公里的底气和安慰。

“吃得好、跑得好,明年继续!”喻铁鑫拉着完赛的外地跑友,在地道美食里延续赛道的热乎劲。

终点 期待新的出发

人民广场,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42.195公里赛道上,每个脚步都在提醒人们:前面的路不都是平坦大道,更多的是上坡、下坡,甚至会有风雨和雾气。

起伏的赛道恰似六盘水的发展历程:从“煤都”一步步跑为“凉都”,再跑向避暑乐园、康养胜地、冰雪之城——这片曾靠煤炭崛起的城市,也在一次次地告诉自己,每一次抵达都是新的出发。

当最后一名跑者迈过终点,他的汗水落在跑道上,也落在每一个在努力向前的六盘水人心里。加油奔跑,大家都是追梦人。心里燃着光,总有下一程可跑,总有更辽阔的远方值得去抵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残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会上表示,“十...
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7月22日消息,公告数据显示,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国投瑞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发起式(国投瑞银上证科创...
顾家家居涨2.02%,成交额9... 7月22日,顾家家居盘中上涨2.02%,截至10:54,报25.22元/股,成交9653.98万元,...
8月1日逼近,美国商务部长刚说...   华尔街见闻  贝森特强调“协议质量比时间安排更重要”,美国可以继续谈判,但“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匆...
亿田智能涨2.07%,成交额1... 7月22日,亿田智能盘中上涨2.07%,截至10:59,报51.75元/股,成交1.34亿元,换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