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出口近千万斤的农家果解锁“超长待机”新密码
创始人
2025-07-22 03:21:30
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通辽7月21日电  (记者  霍晓庆)眼下,通辽市30余万亩塞外红苹果正值夏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果农迎来好消息:由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联合研发创新构建的“精准采收+智能气调+生物保鲜”技术体系已于近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鉴定。该技术体系成功突破多项技术壁垒,解决了塞外红苹果采后易腐、货架期短的行业痛点,打破了产业发展的瓶颈。

  塞外红苹果又称鸡心果,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历时20余年选育而成的抗寒、耐旱、丰产性好且果实品质优良的小苹果新品种。该品种的成功选育,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地区苹果品种自主研发领域的空白,也丰富了我国北方寒地苹果品种资源,现已成为我国北方优质特色苹果基地建设的首选树种。2022年,塞外红苹果获得国际森林认证认可计划PEFC标识,拿到了销往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通辽市利用塞外红苹果抗旱、耐寒的优良特性,将其作为科尔沁沙地治理的首选经济林品种,使昔日沙坨地变成绿色果园。目前,全市塞外红苹果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部分果园进入丰产期。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市鲜果产量1.4亿斤,果农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果品不仅远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每年还有近千万斤果品出口东南亚等地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优势,带动新疆等地引种试栽,全国种植面积近百万亩。

  在广受欢迎的同时,塞外红苹果也因采后保鲜技术要求高,面临着果实采后品质劣变严重、生理病害频发、腐损率高、货架期短等问题。

  “精准采收+智能气调+生物保鲜”技术体系,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塞外红苹果长期贮藏和长距离运输最适宜的采收标准;根据塞外红苹果采后生理特性,通过精准控制贮藏温度、湿度、气体等贮藏条件,量身定制最适宜的贮藏气体环境参数,达到延长贮藏时间的目标。同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抑制塞外红苹果采后腐损,保持果实品质并延长货架期。在评审鉴定会上,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科技赋能下,塞外红苹果贮藏保鲜效果显著提升。试验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后,苹果贮藏期由原来的45天延长至120天左右,腐损率由原来的40%降到5%以下,货架供应期延长了7—10天。同时,果实硬度、糖酸比等关键品质指标也得到良好的保持,每公斤果品平均增值2元。”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宝侠说。目前,这一创新技术已在通辽市主产区落地示范推广,近三年累计推广应用达2.12万吨,产生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5年通辽市塞外红苹果预计年产鲜果可达4亿斤,加速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造福广大果农,还将为推动林果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王宝侠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冬病夏治“三伏贴” 医院再现“... 转自:新华社  7月20日,入伏首日,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式开贴。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已致超...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1日发表声明说,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
鞍山市千山东路主路恢复通行 主路已恢复双向通行。 工人们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本稿件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首...
交警9分钟生死速递 为重伤老人... 本报讯 记者赵天乙报道 近日,开原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接到村民紧急求...
2025年传奇耐用王登场!荣耀...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当智能手机市场陷入“参数内卷”的怪圈,当消费者在轻薄与续航、防护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