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有限空间看似“相貌平平”,却是隐形杀手。
槽、罐、窨井等各类有限空间易出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和氧含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如何保障?牢记“十不准”与“十必须”
有限空间作业“十不准”
1.不准未经风险辨识就作业。
2.不准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就作业。
3.不准未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就作业。
4.不准没有监护就作业。
5.不准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安全设备、应急装备作业。
6.不准未经审批就作业。
7.不准未确定联络方式及信号就作业。
8.不准未经培训演练就作业。
9.不准未检查好应急救援装备就作业。
10.不准不了解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就作业。
有限空间救援“十必须”
1.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积极开展自救互救,严禁盲目施救。
2.必须安全施救,禁止未经培训、未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施救。
3.作业现场负责人必须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拨打“119”“120”电话报警。
4.救援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5.救援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备开展救援行动。
6.在有限空间内救援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
7.必须保持持续通风,直至救援行动结束。
8.必须根据条件安全施救,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在外部通过安全绳等装备将被困人员迅速移出,不具备从有限空间外直接施救条件的,救援人员进入内部施救。
9.救援人员必须与外部人员保持有效联络,并保持通信畅通。
10.必须保护救援人员安全。救援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出现危险时,救援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等待安全后再实施救援。
(通州区应急管理局发布)(冯维静)
上一篇:埃基蒂克值这个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