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热点聚焦
福建构建“三全”政采新生态
本报讯 近年来,福建省财政厅深入探索政府采购跨省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构建起“全流程电子化、全区域资源共享、全链条阳光操作”的政府采购新生态。
据了解,福建省财政厅以机制创新构建跨省评审标准化体系。2024年,福建省财政厅与广东、陕西等五省财政部门签署《政府采购跨省远程异地评审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于2025年上半年建成全国首个“省际间远程异地评审调度模块”。该模块采用“全随机、全自动、全流程电子化”运行机制,通过“盲抽城市、专家、仓位”的“三盲”模式,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完成多个试点项目,项目类型涵盖信息化系统运维、公安局交通标线维护服务、保洁清扫服务等多种不同品目分类,并分别作为主副场参与评审。通过调度模块的相关功能,实现了评审场地智能调度、专家抽取、资料归集全流程自动化。
福建省财政厅还推行“2+X”评审模式。2023年9月以来,已建成覆盖全省10个地市的25个标准化远程异地评审场地,配置评审单元仓164个,形成“省级统筹、地市协同、区县覆盖”的三级网络,目前已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285个,项目成交金额达237.42亿元,惠及6498家供应商,实现省内优质专家资源共享。远程异地评审系统集成专家行为记录、音视频见证监督、数据可视化大屏等12项功能,实现“全流程可追溯、问题可倒查”。2025年启动跨省试点后,福建先后完成主场地评审、副场地评审、跨省与本省主副场地同评等多类型场景的3个跨省项目,成交金额为2250万元,为实现跨省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打牢技术基础。
下一步,福建将与相关省份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在管理模式、数字技术等方面加强交流、互鉴创新,推动各省专家资源管理的相互协作机制,同时通过建立评审品目对照表等方式,实现跨省抽取评审专家与项目品目的适应性,建立基于评审单元模式的颗粒度更加精细的抽取算法,解决各省评审场地硬件标准不一致等影响跨省评审常态化的问题。
(张玮)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