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江苏扬州网络接入服务正式启用框采降本增效
本报讯 日前,江苏省扬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全省首例网络接入服务开放式框架协议采购活动,共有4家运营商入围。4类网络专线服务入围价格相比采购前的调研价格最高降幅达81.1%,最低降幅达41.7%。
扬州市数据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委网信办7月初印发通知,正式启用网络接入服务框架协议采购结果。
据了解,根据江苏省财政厅2025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要求,扬州市决定对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50万元(不含)以下、采购频次较高的网络接入服务,实施框架协议集中采购。围绕“采购需求合理、报价规则简明、服务标准统一、最高限价准确”目标,交易中用心对全市网络接入服务需求开展调研,科学设置需求,筛选出采购频次最高的互联网专线、裸纤、MSTP、VPN专线4类线路列入本次征集范围。
按照框架协议采购“预算统筹—需求整合—集中履约” 闭环管理要求,交易中心与扬州市具备基础电信业务资质的4家运营商进行多轮磋商,统一设定技术参数和服务要求,涵盖带宽稳定、应急响应、现场保障等方面,有效提高全市网络接入服务的承接标准。
为降低服务成本,交易中心会同相关单位组成专家组,依据调查问卷反馈,结合类似项目成交情况,反复论证下调最高限价,与运营商开展3轮价格谈判,最终确定本次征集最高限价。从征集后的入围价格看,相比框架协议采购前的调研价格降幅明显。
为全面释放集采优势,实现降本增效,一方面,扬州市基于充分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框架协议集中带量采购,“以量换价”降低采购成本。根据扬州市已经实施的政务信息系统等保、密评、数评3项安全测评框架协议的采购结果测算,入围供应商的报价相比以往各部门分散采购的价格平均降幅超35%,预计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达1000万元。另一方面,以“统招分签”提升行政效率。此次网络接入服务框架协议的征集结果可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共享。此外,强化“市县共用”履约管理。交易中心此前制定框架协议履职管理规范,明晰了参与主体的权责范围,建立供应商履约情况用户反馈评价机制和渠道等。此次网络接入服务框架协议征集文件设置了供应商的违约条款和清退机制,市县各部门对供应商的履约异常情况均可实施评价,并向征集人和监管部门反映,以便对入围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实现政府降本、企业提质和服务增效的共赢局面。
(朱祎 王宇昊)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