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娃哈哈遗产争夺战,仍在不断发酵。7月17日,上城区财政局公开表示已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介入娃哈哈集团遗产纠纷事件,随着国资介入,此次遗产风波背后涉及的宗氏家族“娃哈哈系”体外资本版图也浮出水面。
“长公主”与“私生子”两方阵营之外,沉默许久的上城区国资的加入,让娃哈哈的遗产继承案再起波澜。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公开回应,已成立专班,介入娃哈哈集团遗产纠纷事件。
须知,“长公主”宗馥莉从宗庆后手中继承而来的娃哈哈集团股权仅29.4%,而上城区财政局通过下属企业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城文商旅集团”)持有娃哈哈集团46%的股权,为娃哈哈集团的大股东。
现如今,作为娃哈哈大股东的上城区国资选择介入这场由私生子引发的家族遗产之争,自然也牵扯出了上城区国资多年未获分红的“疑点”,也加剧了外界对宗庆后父女以“宏胜系”等体外公司“掏空”娃哈哈集团的质疑。
上城区国资“发声”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证实,针对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引发的家族内部权益争夺、商标转让争议及国有资产安全等问题,已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介入处理。
而就在数天前,宗继昌、宗继胜、宗婕莉这三位自称娃哈哈前董事长宗庆后子女的原告起诉了宗馥莉,要求追讨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并分割继承宗馥莉名下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
这起牵涉国民品牌娃哈哈以及“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天价遗产继承纠纷迅速引起广泛讨论,且期间各路消息井喷,真假难辨。
此次上城区财政局的发声也让人们想起,娃哈哈集团的遗产继承风波并不仅仅是“家事”。娃哈哈集团是国资背景的企业,公司的大股东是持股46%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据悉,1987年,上城区文教局要对下属的校办企业经销部采用承包经营的方式,并公开选拔经销部负责人,宗庆后就是在此时,承包了这家连年亏损的校办企业,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也成为娃哈哈集团的前身。
几年后,宗庆后嗅到了口服液市场的火热,推出了娃哈哈营养液,“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正式打响了娃哈哈品牌的名号。1991年,娃哈哈还在杭州国资的支持下,“蛇吞象”收购了彼时全国排名前十的杭州罐头食品厂。
1999年,娃哈哈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才形成了如今的股权结构——上城区国资为第一大股东,持有46%的股份;宗庆后持股29.4%(现由宗馥莉继承);近2000名正式职工组成的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政府还为这场股改提供了优惠价,宗庆后实际支付6419.5万元现金,就一举拥有了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
同时,按照最早的改革方案,上城区国资持有娃哈哈集团51%的股权,保留控股地位。但后来其将这部分股权转让给了职工持股会,放弃了控股股东的身份。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这5%股权的转让款,国资一直没有收取,而是暂放在娃哈哈集团,由娃哈哈集团支配使用,按照银行基准利率下浮10%的费率支付资金使用费。
宗馥莉的宏胜系
既然国资才是大股东,那宗氏家族的巨额遗产又从何而来?实际上,过去的娃哈哈集团已经成为整个“娃哈哈帝国”的一小部分。
企查查显示,娃哈哈集团直接对外投资的公司仅16家,且绝大多数都是在2002年之前成立。而宗氏家族执掌的“娃哈哈系”境内公司已经超过200家,这些公司大多围绕娃哈哈产业链开展工作,但其中大多数与上城区国资并无股权关联。
据《经济参考报》,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512.02亿元,营业利润为61.48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未分配利润124.28亿元。
与之对比,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及集团直接投资的16家子公司)资产总额为58.0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14.03亿元,营业利润为7307.83万元,净利润为1871.28万元,未分配利润19.70亿元。
也就是说,上城区国资持有股权的娃哈哈集团,资产只占整个“娃哈哈帝国”的约15%,净利润更是仅占0.39%。
在宗馥莉执掌娃哈哈集团后,她也试图进一步将公司的业务转移到自己掌握的“宏胜系”公司手中,从而实现“去娃哈哈化”。
她先是对娃哈哈集团的核心管理层进行了“大换血”,吴建林、潘家杰、余强兵等娃哈哈资深高管退出,叶雅琼、王国祥、洪婵婵等人新进。后又对公司内部的部门开展合并或裁撤。一系列改革一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舆论争议。
与此同时,娃哈哈纯净水与今麦郎的代工风波,也让宗馥莉执掌的“宏胜系”浮出水面。
据悉,今年以来,娃哈哈已经关停18家工厂,其中包括宗继昌、宗婕莉担任董事的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宗继昌担任董事的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双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等等。
而这些工厂的产能,被宗馥莉的“宏胜系”公司补上。据悉,娃哈哈集团正在天津、怀化、郑州、南京、成都、贵阳等地布局的18条高速水线所属11家项目公司,不少都是“宏胜系”公司:广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贵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成都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等等。
据官网资料,目前宏胜饮料集团在全国有19个生产基地,48家子公司,拥有104条现代化生产线。这家公司承担了娃哈哈1/3产品的加工业务,新产品试制、设备改造等也都要依赖这家“体外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遗产继承风波之外,关于“娃哈哈系”体外公司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歇。
进一步看,继承宗庆后遗产后,宗馥莉的全部关联企业已经超200家,其中包括浙江真宗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济南恒枫有限公司等等。
国资“放权”的后果
事实上,对于娃哈哈集团,上城区国资除了提供多方面支持,也给了宗庆后极大的经营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外界提起娃哈哈时,常常感觉上城区国资的存在感较弱。
而除了不参与日常经营,上城区国资还连续20多年未参与公司分红。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1999年至2007年间的国有股分红被借给娃哈哈集团使用,该分红借款利息奖励给了经营者和职工。
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团未与上城区政府签订优惠政策,公司账面不进行利润分配,但每年出具形式上的股东会决议,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的分红以“资金往来”名义拿走,国有股东则不分红。
要知道,在改制后,娃哈哈管理层和入股的职工每年分红都不低于每股0.8元,若以此估算,持有娃哈哈2.42亿股股份的上城区国资每年应获分红约2亿元。
而根据中诚信国际出具的上城文商旅集团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2023年娃哈哈集团的账面价值仅2.42亿元,且在2021-2023年的三年间,均未获得股利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国资方也曾对娃哈哈的经营管理提出过质疑。
2024年7月15日,就在宗庆后去世不到五个月,一封署名宗馥莉的辞职信突然在网上流传,信中直指“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东,就宗馥莉自宗庆后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可见在宗庆后去世后,国资曾参与对公司管理的讨论。
不过,几天后,这场请辞风波便被按下暂停键。7月22日,娃哈哈集团在官网发文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不久后,宗馥莉正式出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加上此前兼任的总经理职务,她正式实现了对娃哈哈集团的全面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传言称,今年1月,宗馥莉曾试图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从娃哈哈集团转移至其旗下公司,但被国资方紧急叫停。
此次国资介入后,围绕宗氏家族的天价遗产继承案会走向何方,有待后续观察。
上一篇:主张恢复天皇绝对权力的参政党,或彻底颠覆日本政治生态
下一篇:利德曼A股股东户数减少125户降幅0.70%,流通A股户均持股3.07万股增幅0.71%,户均持股市值17.09万元增幅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