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层西大厅,每到凤冠冰箱贴开启现场售卖前,一条长长的排队通道便会搭起。凤冠冰箱贴自2024年7月19日正式发售,已热销了一年。
从山东来北京旅游的22岁的谭女士,买到冰箱贴后高兴不已,她认为精致,有纪念意义;从美国回国参加朋友婚礼的27岁的李女士,虽行程时间紧张但还是给自己安排了国博的参观及凤冠冰箱贴的抢购,她直言,社交媒体一直给自己推送凤冠冰箱贴,买到它是这次行程的精华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研发团队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截至2025年7月19日,国博木质凤冠冰箱贴上市一周年之际,凤冠冰箱贴的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创下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到国博买凤冠冰箱贴、与明代孝端皇后凤冠文物合照,已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套餐。
国博文创负责人、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说,凤冠冰箱贴的热销,是产品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也是团队融合现代创意、探索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成果。
曾让团队纠结的方案
“对于凤冠冰箱贴的设计,大家一开始很纠结。因为它虽然很精致,但尺寸太大,谁家冰箱门有这么大地方给它呢?”
廖飞所言不假,木质凤冠冰箱贴虽一经推出就一炮而红,但约11.5厘米宽、13.5厘米长的尺寸,还是让它比市场同期产品足足大了一圈,有一个成年人的巴掌大。
每天早晨开馆前,国博文创负责人、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都会前往文创商店先检查一番。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团队犹豫着,但没在尺寸上做妥协,因为改小后冰箱贴的细节便无法展现。于是,他们决定投票决定方案的命运。然而,投票结果基本对半分。“那就先做一批,看看市场反应。”廖飞说。
经过几个月的多次调整后,2024年的7月19日,纯手工制作的木质凤冠冰箱贴推出。当时,国博文创团队并未给予它额外关注,因为凤冠相关文创已做了几款,而且团队每年要推出200余款产品,它也只是其中的一款。当天下午3时许,3000件木质冰箱贴上架。结果,下午5时闭馆时,卖出了1700余件。廖飞直言,这完全出乎意料,对于单款冰箱贴来讲,日销量在300件以上就已算是爆品。
次日上午,木质冰箱贴售罄。
“我们没有给这款产品做过宣传,售罄之后就更不敢宣传了,因为手里没有货。但在断货的时间里,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形成了自发的传播。这让冰箱贴市场变得更为紧俏。很多人认为我们饥饿营销,实际确实没有。”廖飞说。
廖飞(右)与同事讨论正在测验的产品。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冰箱贴的断货,一方面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因为它的生产量不高。木质冰箱贴需要全部手工制作,并且因为是三层粘帖,还要等胶干。一开始,它的日产量只有50件。团队不断与工厂协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量。慢慢地,产量从50件提高到100件、200件、500件、800件,直至现在的3500件。
木质冰箱贴爆卖之时,团队也在同步研发具有AR功能的金属款冰箱贴。其目的很简单:分流木质款的热度。这次他们找了产能相对比较大的工厂,日产量可以达到2000件。当库存有了8000件时,金属款上架了。销售经理问廖飞是否需要限购,廖飞自信地说:“不限购。咱手里有8000件,怕什么。”
廖飞(右)与同事讨论正在测验的产品。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结果,第一天卖了1800件。第三天,库存没了。廖飞笑称,没分成流,结果让凤冠冰箱贴更“热”了,“本来大家只抢购木质款,结果后来俩一起抢。”廖飞回忆,在热度最高的时候,每天早晨5点开始,便有人在国博门口排队。当下,虽然产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木质款和金属款日产量分别达到3500件、5000件,但两者依然处于限购状态。
凤冠冰箱贴的火爆,让廖飞深信团队产品审核思路的正确性。在国博文创团队,所有人对产品的研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评判权,大家通过讨论来表达意见,常常“吵得不可开交”。廖飞的意见有时也被其他成员否掉,但廖飞说“这很正常,他们说的有道理。我开玩笑说,让他们用产品‘狠狠打我的脸’。”在团队意见相持时,就交由市场来决定。因为在团队看来,审美没有对错只有不同,所以要尊重市场,因为市场是最真实的评判者。
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凤冠冰箱贴获得的巨大市场,也是文创与文物双向奔赴的结果。
凤冠冰箱贴的文物原型,是明代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它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镶嵌红、蓝宝石百余颗,珍珠四千余颗,淋漓尽致展现了明代皇家的美学风范。
2023年初,社交媒体上兴起了与明孝端皇后凤冠错位合影的潮流。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热度,并萌生了开发凤冠冰箱贴的念头。
国博文创商店中的凤冠IP产品区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产品研发时,团队下功夫研究文物本身,包括文化价值、工艺呈现等,希望文创产品能够体现出文物原型的工艺美。与此同时,团队还关注文创产品的现代表达,使产品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和需求。
设计稿改了一稿又一稿,样品调整了一版又一版。起初,木质款周边露出的木头为原木色,凤冠的博鬓是固定的,凤冠上的珠子是用彩色印刷的。看到样品后,团队觉得不够灵动。于是,在之后的方案中,木质周边被刷上了厚重质感的棕色,博鬓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摆动,珠子采用椭圆形方案并进行手工贴制。虽然椭圆形珠子不如圆形珠子好操作,因为圆形不存在贴歪这一情况,但为了更贴近文物宝石不规则形状、体现古人工匠精神,团队依然坚持采用了椭圆形方案。在手工成分更大的金属款中,工人不仅要手工安装突出的6个凤头、10个珠串,还要粘贴红蓝色的小珠子,一个成熟工人每小时只能做4件。
木质凤冠冰箱贴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色泽的呈现,也是一大难点。廖飞介绍,孝端皇后凤冠的底色是绿色,点翠使用的是蓝色和红色的宝石,颜色上颇有层次。那么,文创产品如何既保留绿色底色又能凸显底色之上的蓝色圆珠?团队在色泽选择上调整了多个版本,不断尝试底色的深浅程度,同时,红蓝珠子的比例、间距和排布也经历了几次变换,让文物既不因蓝珠过多显得暗沉,也不因红珠过多显得俗丽。
团队的用心,让文物上的每个细节都被近乎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廖飞也表示,中国文创产品的制造技艺和能力,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这份努力,也得到了市场的正向反馈,在凤冠冰箱贴的官方线上销售平台的评价中,“精致”“大气”“有质感”“性价比高”等,是购买者给予的评价关键词,而产品超百万的销售量,更是市场认可的最有力证明。
金属凤冠冰箱贴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来自山东东营的28岁的李雅菲,是第100万件凤冠冰箱贴的购买者。她没有想到,几十块钱买到的冰箱贴竟有如此优秀的品质。购得冰箱贴后,她去展厅参观了文物原型,并仔细了解了凤冠所处的历史及它展现的文化价值。李雅菲说,冰箱贴像是一个切口,吸引着自己去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每次打开冰箱时看到它们,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个微型博物馆,它们让厚重的历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第200万件凤冠冰箱贴的购买者、来自四川的罗莉,也对凤冠冰箱贴早有关注,7月19日当天排队很久才拿到心仪的冰箱贴。
凤冠拼插迷你首饰盒 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图正如廖飞所说,文创与文物是“双向奔赴”的关系,古老的文物在让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中实现了“新生”,文化也从中实现着传承。这一双向奔赴,也体现着年轻人对国潮的追捧和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当下,国博文创团队继续进行着凤冠IP衍生品的矩阵式开发,已延伸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项链等30余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了“以爆款带长尾”的生态链。同时,团队也在继续着每周一次的产品研发会,由研发团队及电商、销售、新媒体、售后等多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参加、一起头脑风暴,并在50个以上的方案中,留下个位数的“幸存者”,精心打磨,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