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药白云山)
转自:广药白云山
日前,《中国药典》(2025年版)正式颁布,小柴胡颗粒国家药品标准完成历史性升级并正式收录其中。这项将于2025年10月1日实施的新标准,不仅是保障用药安全的技术革新,更是激活17亿元市场规模、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广药集团旗下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光华制药”)作为主要技术贡献方,深度参与了此次标准的制定与验证,为“拼经济、强产业”贡献科研力量。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升级动因:
破瓶颈,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心剂”
小柴胡颗粒源自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名方。数据显示,小柴胡颗粒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0年不足5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17亿元。然而,沿用十余年、仅依赖单一“黄芩苷”含量检测的旧标准,因无法监控复方整体药效、难以防范掺伪行为(如添加黄芩提取物)、容易出现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
新修订小柴胡颗粒质量标准上报国家药典委并获公示升级内核:
科技筑基,锻造产业竞争“新引擎”
此次纳入《中国药典》2025年版的小柴胡颗粒新标准,由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牵头,白云山光华制药核心参与,以系统性技术突破直击痛点,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锻造“质控+安全+效率”三位一体新引擎:
图谱监控提“质”
创新应用指纹图谱技术,锚定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酸、柴胡皂苷b1和b2等10个关键特征峰,首次实现对全方“君臣佐使”成分的整体关联性质控,夯实质量根基。
精准防伪固“安”
结合黄芩苷、甘草酸双指标定量,构建“定性图谱+定量双标”模型。经多批次样品验证,可高效识别非法添加物,为净化市场、提振消费信心提供科技利剑。
高效普适降“本”
基于优化线性梯度洗脱技术,实现“一次进样,同步分析多种成分”,检测效率大幅提高(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确认后采纳、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复核通过),显著降低全行业合规成本。
小柴胡颗粒指纹图谱展示及修订标准正式载入《中国药典》2025年版光华担当:
科技领跑,共享发展
在“拼经济、强产业”的浪潮中,白云山光华制药以科研实力践行担当:
创新驱动
持续开展小柴胡颗粒科技培育,构建小柴胡颗粒专利池,为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源代码”。
标杆引领
实施覆盖“药材GAP基地-智能生产-严苛质检”的全链条高标准,以自身实践验证新标可行性。
开放共赢
向国家药典委员会提交自主研发的小柴胡颗粒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黄芩苷、甘草酸)技术,推动技术普惠,助力全行业共享标准升级红利,共同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此次标准重磅升级,是科技赋能产业拼经济的生动案例。它通过技术革新、多指标质控,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为17亿元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当新国标载入《中国药典》,其承载的不仅是更科学的质控方法,更是彰显中医药产业在新时代锻造核心优势、激发创新活力的科技宣言。未来,广药集团白云山光华制药将继续坚守自主创新道路,践行“光大中华医药”的企业使命,以科技驱动发展,为守护大众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