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六里投资报
知名经济学家、莲花投资公司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洪灏,日前在一场对话中就指数的再次突破、市场后续走势的动力、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出台预期,以及对“外卖大战”等话题发表了最新的看法。
他认为,当前不仅仅是中国的流动性在改善,全世界的流动性都在改善;因此港股向上的空间还很大。
洪灏今年以来多次坚定指出港股必将再次创出新高。
7月21日盘中,恒生指数盘中突破25000点,收盘24994.14点,已创出2022年2月以来新高;A股几大股指在大基建刺激下同样联袂走高。
对于经济,洪灏判断,三、四季度会有放缓的趋势,这个时候,反而应该打提前量,预先地出些政策。
“去年九月底出台了政策。那么今年,节奏很可能也是这样子。”
至于之前打得火热的“外卖大战”,他认为一季度互联网公司要找其他一些东西来拓展自己的业务;
但随着英伟达H20芯片的解禁,后面这些互联网平台或能逐渐回到自己的主业。
洪灏还指出当前关税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
关税最终很可能是30%,而中国的优势很难因为关税升高30%的而消失,
后续,无论是美股还是港股都可能有一个很大的向上修复,
因此,他认为在这个时候,大家不应该太保守。
7月20日,他还在其社交帐号上发布了以《用以太币和比特币做资产配置》为题的长文,详细阐释了他对于数字货币的最新判断。
美国《GENIUS法案》的通过将稳定币纳入证券监管框架,赋予其合法地位,要求发行方持有100%美元或国债储备并定期审计,
这一举动直接利好以太坊——因其承载全球70%的稳定币交易,每笔交易消耗以太坊作为燃料费,推动其需求激增。
洪灏认为,以太坊和比特币以及其他加密货币,都应该是投资者不可缺少的一个资产类别。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洪灏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港股向上空间还很大
这个时候不应该太保守
主持人:我们看到,7月18日终于又再次突破了。那么我们港股短期的强势,是不是暂时还没有出现改变呢?或者说港股高位调整是在等什么呢?是在等内地的一些政策会议?还是等之后的一些政策等等,短期再突破向上的空间有多大呢?
洪灏:我认为向上的空间还很大。
上次到了这个位置又掉头回去了,但这次不一样了。
这次我们有大量的流动性。
而且我觉得近期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明确了很多东西,
比如反内卷,比如过剩产能的控制,比如一些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等。
其实这些都会在情绪上、在交易层面上,帮助到这个市场。
而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中国的流动性在改善,其实全世界的流动性都在改善。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不应该太保守。
主持人:现在从资金层面,特别是外资,对港股的兴趣和风险是怎样看的呢?
洪灏:外资其实一直有参与,但外资参与的是那些短线资金;
长线基金,因为合规原因,其实他们不太敢大幅度加仓。
尤其我们今年跑得非常好的那些科技公司、创新药公司,分分钟可能进入限制名单。
所以不奇怪他们不想参与,他们没赚到这些钱也无所谓,也可以多留点给我们。
下半年经济有放缓趋势
应该打提前量部署政策
主持人:从语气上听你对港股蛮乐观的。我们从长线或者再拉长一点看,是不是有机会向上突破25000点?向上空间有什么催化剂呢?是真的要等政策还是等什么因素呢?
洪灏:我觉得没什么悬念。
去到新高,绝对没什么悬念。
现在,在这个位置停住,主要是大家到了这个位置可能就想见好就收。
但从整个流动性环境,以及大家的情绪来看,其实这个位置最多是有一点点阻力,向上的空间仍然存在。
我相信,大家都在等政策。
最近其实有些数据是超预期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房地产表现一般。
今年头三个月房地产是有反弹的,但到了现在,我们又看到好像又不行了。
而且消费方面,第一轮的“国补”消费刺激已经结束了。
在这种情况下,到三季度、四季度,其实经济是有放缓的趋势。
这个时候,反而我们应该打提前量,预先地出些政策。
而现在正好就是七月的经济工作会议,还有八月份在河北的高层会议,这个会议一般就是会定下一个基调。
回忆去年,九月底就出台了政策。
那么今年,我觉得节奏很可能也是这样子。
补贴政策应继续执行
下半年或会有更多利好政策
主持人:刚才你讲到了补贴政策,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回看之前有补贴,或者已经结束补贴的一些板块,因为接下来可能会继续新的补贴?
洪灏:我认为会有。
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其实消费数据是比较好的。
而且,今年那些必需品板块表现比较好。
比如一些奶茶股,黄金零售,以及创新药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也觉得在上半年刺激初显成效的时候,我们应该继续做这件事。
其实我们看到最近政策的偏向,都是从结构上去帮助消费。
比如,前阵子宣布的每年3600块的新生婴儿补助。
我觉得这些都是回应了长期以来我们经济界、经济学者界呼吁的,要政府多做些比如帮助生育、帮助退休、医疗保险、最低工资的提高等等。
其实很明显,是有在采纳社会各界的意见。所以,我相信会有更多类似的利好政策,在今年的下半年出来。
H20芯片解禁
或能纾解外卖大战困局
主持人:但是,刚才讲到近期无论是黄金、金属相关的板块,还是茶饮相关板块的上升趋势,
平台的内卷竞争,其实我们看到北京方面也有发过声;政策也可以去限制这些竞争。这个情况会不会发生?
洪灏:我相信,讲老实话平台这样搞补贴战,大家都不想看到。
虽然对消费者来说,你现在买杯奶茶一块半就可以买到。
阿里又投了500亿下去,接着京东200亿,其实大家都没钱赚。
我觉得这个也是迫于无奈。
一季度我们在科技上、AI上有突破,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实我们中国的AI应用是都没赚到钱。
这些互联网巨头,它在AI上面没能突破,或者尤其在芯片上面没能突破的话,因为你的算力已经到瓶颈了,那怎么办呢?
你可能就要找其他东西来拓展自己的业务,只有这样解释。
但是,前几日特朗普说英伟达可以再次向中国销售H20的芯片。
在这样情况下,突然之间你就看到阿里巴巴升了很多。
其实这个就说明,我觉得希望在一个新芯片可以获得的环境下,这些平台,它们可以重新回到它们的本业上。
而不是大家为了两毛钱,抢得头破血流。
都在等美股回调
可能它就很难调整深
主持人:短期来讲美股方面,会不会也有压力在呢?美股这一轮的上涨趋势是否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洪灏:我认为可以。
当然如果你看技术、看仓位、看情绪,其实美股是需要有一个调整的。
但因为很多人,尤其很多机构是空仓的,他们没有仓位。
所以这个上涨是很难受的,逼得它们要追上去,这个是令人痛苦的。
就是你手上没仓位,但指数不断上涨。
所以,他们不得不参与。
现在大家都在等回调,如果回调,我们就买入。
但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心态等,其实它就很难回调,它回调都会很浅。
关税最坏的情形已过去
市场将有较大的向上修复
主持人:从关税的层面看,对美股的影响是不是慢慢消退了,或者说关税战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洪灏:其实五月份对话时,我就说这个最坏情形已经过去了。
而且五月的时候,我认为恒指今年还有新高。
我觉得现在看来,关税不会像大家想的那么糟糕。
比如现在达成的关税是 15%,我觉得很合理。而且和中国有一个框架在推进中。
中国很明显现在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比如我们稀土出口的限制,其他东西的限制等等。
其实都说明,双方的出发点开始接近,很可能有个协议。
相信最后关税可能就是30%左右,就是原来20%加多10个百分点。
我觉得中国的优势,很难因为30%的关税的升高而消失。
所以我相信如果30%出来的话,我并不认为是一个很差的情形。
主持人:那么如果真的是30%的税率,是不是会继续看到投资市场一个比较大的向上修复?美股和港股。
洪灏:我认为应该是的。
如果没有坏消息的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流动性条件在改善中。
当然你短期也会有一些干扰,
比如特朗普现在突然又说要炒了鲍威尔。我觉得这样做就很愚蠢,我相信他不会这么傻。
如果是这样,那么盈利其实还是ok的。
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报的盈利都是超预期的,而且资金非常充足。所以不应该太过保守。
加密货币改写全球金融秩序
应是投资者不可缺少的资产类别
洪灏:加密货币开始悄然改写着全球金融的篇章。
最近在特朗普政府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放松加速之际,全球金融货币系统的革命开始加速。
加密货币的两大支柱,以太坊(ETH)和比特币(BTC)成为了这次革命的核心和支柱,
日前,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奠定了以太币在稳定币发行和使用中的地位,并基本上承认了加密货币的合法地位,为稳定币——一种价值常与美元挂钩的数字货币——立下规矩。
预计2026年稳定币市场将达5000亿到一万亿美元,助推加密货币融入主流金融。
以太币在这场变革中如鱼得水。
以太币不仅是一种货币,而更是一个孕育去中心化应用的网络。
2022年的“合并”让以太币转向“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通过质押以太币维护网络,既节能又迅捷,配合第二层技术(如Arbitrum),每十几秒可处理数千笔交易。
以太币承载了约70%的稳定币市场(2500亿美元),包括泰达币(USDT)和USD Coin(USDC);每笔稳定币交易需以太币支付费用,交易量激增将直接推高以太币需求。
法案通过后,以太坊价格飙升8%至3288美元,X平台上甚至热议其币值或将冲向1万美元。
比特币之前曾站上了12万美元一枚,彭博终端上比特币的计价单位,现在已经变成每单位百万美元。
比特币的稀缺性如定海神针,以太坊的动态供应则让其更适用于网络交易和结算。
两种加密货币各擅胜场,共同勾勒出加密货币未来的应用蓝图。
当然,投资加密货币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
全球货币体系却在加密货币的推动下悄然变革,未来或形成美元、稳定币与加密货币共存的多元体系。
因此,以太坊和比特币以及其他加密货币,在这数字化资产的浪潮中,都应该是投资者不可缺少的一个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