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新公厕不让用竟反赖村民素质低
创始人
2025-07-21 19:48:05
0

【锐评|#新公厕不让用竟反赖村民素质低#】#新公厕成摆设岂能让村民素质背锅# 好端端的公厕,竟是“好看不好用”的摆设?据央视报道,山西运城市稷山县不少村民反映,村里新建的公共厕所“铁将军把门”,只有村里有活动或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会开放。一名村干部表示,公厕不开放,是“因为使用公厕会产生不少费用,又担心村民素质不高带来维护难题”。7月21日,稷山县发布通报称,已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并对失职失责人员严肃追责问责。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其中厕所革命是一项重点工作。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维护应当“用得上、常受益”“落实管护责任”,杜绝跑偏与变形。然而,农村公厕建设流于形式的不少。稷山县新建23座公厕,大都没有对外开放,当地村民仍在使用露天旱厕。建而不用,建有何用?一座座关门上锁的新公厕,减损政策善意,村民得不到方便,完全沦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投入巨大资金的农村公厕成为摆设,令人痛心。更为恶劣的是,“好看不好用”背后潜藏的偏见和懒政思维。如果以费用为理由给公厕上锁,那其他公厕是如何开放的?担心村民素质不高带来维护难题,更是对当地村民赤裸裸的歧视。不排除有些村民的卫生习惯会给公厕日常运行带来挑战,但村委会要做的,是引导村民文明如厕,是加强公厕的卫生管理,而不是粗暴简单地一关了之。公厕不开门,责任绝不能让村民“背锅”。公厕沦为“花瓶”的尴尬,不只存在于一地一村。据报道,早在2019年央视就曝光安徽阜阳新建农厕不实用不能用。此外,山东阳谷县、云南富民县部分农村公厕也都一度锁闭。农村公厕“重建设轻管理、重表面轻实效”,不仅侵蚀村民的获得感,也败坏政府公信力。稷山县已经部署整改。需要提醒的是,当地基层部门不仅要去掉公厕的锁,更要消除“村民素质低”的歧视性偏见。不仅在媒体曝光后整改,更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卫生管理机制。建公厕是一项接地气的惠民工程。公厕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让“方便”之事更方便,才是真正有面子的工程。(@北京日报 记者 李松林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游文杰任三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 近日,游文杰正式担任三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这一重要职务。游文杰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
国家已经出手,美团、京东、饿了... 采编:互联网的一些事(imyixieshi)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重磅出击,集体约谈饿了么、美团、...
美元理财提前止盈背后:规模冲上...   近期,多款美元理财产品因业绩“达标”而提前终止运作,引发市场关注。  进入7月,招银理财等机构多...
莫斯科遭大批无人机袭击!俄乌新... 每经编辑|黄胜     央视新闻消息,据乌克兰空军和乌总统泽连斯基7月21日上午在...
花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具... 格隆汇7月21日|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花旗发表报告认为,该项目具有宏观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