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建成……“十四五”交通建设成绩单出炉!
创始人
2025-07-21 18:42:05
0

“十四五”交通建设成绩单出炉!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了约1.6万公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已经建成全国领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轨道上的城市群、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基本建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75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了48.5%、18.3%……这些是7月21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过去五年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进展数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会上表示,这五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据悉,在“十四五”规划中,有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有17项,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建制村快递通达率、重点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率等6项指标都已经在2024年提前完成。高铁运营里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等11项指标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动脉,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刘伟表示,“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补短板、重衔接、优网络、提效能,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大通道”加快贯通。加快推进出疆入藏、沿江沿海沿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大网络”基本形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

“大枢纽”加快建设。由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和枢纽港站这“三位一体”构成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持续完善。80%的新建客运枢纽平均换乘距离不超过200米。

“我们将继续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力贯通综合运输大通道,推动存量交通基础设施更新提质增效,更好服务保障国民经济循环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刘伟表示。

公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人员货物的高效流动彰显了中国繁荣发展的活力。“十四五”以来,公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刘伟介绍,作为快速出行,高铁、民航是大家的首选。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行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5.9%,其中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发送量都超过了2亿人次;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已经达到了40个,其中还有5个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

作为跨区域出行,自驾成为人们的主流方式。平均每天大约有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全国有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作为城市内通勤,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有力保障了群众出行。现在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门到门”出行,这三个“1亿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和韧性活力的生动体现。

此外,在便捷和优化出行服务方面,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得到广泛应用,“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实现;1.3万个公交站台的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车站可无障碍进出站、上下车相继完成。

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畅通货物运输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目前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加17.5%和33.6%,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表示,近些年,铁路可以运的量更多了、时效更快了、距离更远了。“十四五”期间,全国铁路运输货物将超过250亿吨,比“十三五”预计增加50亿吨。高铁快运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昆明的鲜花、敦煌的鲜果一天内就可以运达全国的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新三样”搭乘着“钢铁驼队”走向了世界。

“我们正在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将重点从完善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三个方面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安路生透露。

在跨境电商等产业带动下,国际市场成为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驱动,今年上半年,国际货邮运输量达到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围绕规模领先、安全可靠、智慧先进、优质高效4个方面设置了14个发展指标,整体来看,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目标。

下阶段,将加快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优化关键资源配置,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尤其是加快新兴市场布局,提升航空货运通道保障韧性。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引导行业加强与制造业、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协同,按需设置前置货站,强化航空货运中转能力,提高通关服务便利化水平。加强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引导行业以创新技术赋能解决业务开展中的堵点、难点,不断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为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跨境贸易通道、维护产供链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介绍,邮政业深度对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国家物流枢纽,积极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国内快递服务时效性、服务质量、性价比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经营主体持续壮大,转型升级的能力在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行业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两家入围全球500强。

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硬联通”

交通运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领域。刘伟表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制度规则“软联通”,国际运输网络越织越密。

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对外签署了270多份双多边合作协定或者文件,涵盖了铁路、道路运输、海运、航空运输、邮政等各个领域。中欧班列通达欧洲的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拓展,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我国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的方式跨越里海、抵达欧洲。“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我国海运连接度已经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我们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刘伟说,比如2021年底中老铁路开通后客货两旺,已经运输跨境货物超过1300万吨。秘鲁钱凯港,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2024年11月开港,使南美至亚洲的海运时间缩短了10天。此外,雅万高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这一条条路、一座座桥、一个个港,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驼铃帆影、大道驿站。中国将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持续提升全球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校对:姚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川企业承建 突尼斯比塞大大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四川企业承建 突尼斯比塞大大桥启动主体施工 本报讯 (吴林泽 成都日报锦观新...
民调:近九成美国人希望公开爱泼...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民调:近九成美国人希望公开爱泼斯坦案所有文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日发布...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
《住房租赁条例》公布 今年9月...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住房租赁条例》公布 今年9月15日起施行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
城市空间 焕新变靓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精细化治理城市空间 焕新变靓 成都世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竞赛场馆之一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