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入驻企业滇企从“找产品”转向“做产品”
咖啡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饮品与国际贸易重要的商品,正谱写新的发展篇章。作为中国核心咖啡产区,截至2024年底,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超126万亩,产量超1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8%,产品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云咖”产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目前云南已汇聚800余家咖啡企业,覆盖种苗选育、科学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与国际贸易等全产业链环节,这片充满潜力的“蓝海”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吉堪布(云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吉堪布(云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供应链企业,创始人侯伶的咖啡情缘始于7年前在澳大利亚的时光。当地遍布街头巷尾的咖啡馆与琳琅满目的咖啡品类,让她从一名咖啡“小白”成长为深度“发烧友”。
在投身供应链之前,侯伶深耕建筑行业多年。2020年后,面对市场环境的转变与行业挑战,她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云南特色农产品上,致力于将云南的优质资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她创立的吉堪布(云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成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
侯伶坦言:“团队曾尝试过坚果、天麻面、火腿、米线、鲜花饼等多个云南特色品类,但在市场验证中发现这些品类或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或难以建立稳定、可复制的品质标准体系。”
通过考察,她发现,云南咖啡豆具备得天独厚的风土潜力,高海拔、显著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咖啡豆积累更丰富的糖类与有机酸,但因长期缺乏系统化的品质管控体系和有效的市场价值引导,深陷“优质不优价”的困境。“在云南做咖啡,从来都不晚。与其在‘红海’市场中内卷,不如深耕兼具鲜明地域特色与巨大市场潜力的咖啡领域。”侯伶说。
经过摸索,该公司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推出15款不同风味的单品咖啡,这些咖啡涵盖云南各地优质豆种,每一款产品均清晰标注了原料产地、处理方式与风味描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感偏好,并传递产地与工艺的价值。
目前,吉堪布(云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多场景渗透”的立体化渠道布局。侯伶表示,云南具备发展世界级咖啡产业的独特风土条件。将潜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源头抓起,例如进行土壤改良、优化种植管理方案(包括精细化采摘)、引进并培育优质咖啡品种等。企业唯有坚守品质为先,才能真正推动云南咖啡产业“走出去”。“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耕咖啡赛道,以匠心打造每一杯咖啡,开辟云南咖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侯伶说。 (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