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20日零时,西北四环(南沙窝桥-健翔桥)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全面开工。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该工程将提升道路桥梁功能,增强安全韧性,提升路域视廊景观,实现道路线性空间与城市肌理的有机融合,打造“更安全、更通畅、更舒适、更怡人”的城市环廊。该工程按照“先路外、后路内,先地下、后地上,先设施、后路面”步骤实施,预计年内完工。
四环路已投入运行20余年
西北四环(南沙窝桥-健翔桥)长18.3公里,主线有桥梁58座,沿线设10座人行天桥及5座地下通道。该道路最初定位为外围环城快速路,现已成为服务首都功能的重要环廊。
记者了解到,四环路于2000年-2001年分段建成通车,已投入运行20多年,远超15年设计使用年限。目前,西北四环主路存在沥青面层整体老化、通行舒适度有待改善等问题,部分出入口通行效率也有待提升,沿线城市家具老旧、绿化彩化不足、路域景观单一。
为提高西四环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市交通委经充分研究论证,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果、提增效益,决定开展西北四环(南沙窝桥-健翔桥)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
同步更新多处老旧声屏障
为了“根治”西北四环道路病害,提高行车舒适性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市交通委联合专业机构,论证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方案:面层采用环保橡胶沥青混合料,具备耐用、高温稳定、低温抗裂等特性;选用玄武岩骨料提升路面耐用性。
工程还将更新多处老旧声屏障,增设主路全线紧急停车带,提升道路安全韧性,优化全线出入口交通组织,改善节点交通状况,并整合精简交通标志杆具,营造更清晰、规范的交通指引环境。
智慧交通方面,市自驾办建设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设施,提高交通智能水平,市公安局交管局将增设44处监控设施,提升交通管理效能。
此外,市交通委结合道路景观与防护需求,组织实施主路道路桥梁防撞护栏维修,并会同市水务部门治理沿线积水点、更新排水设施,减少积水隐患。
景观美化打造花园式交通廊道
随着大修工程的开展,四环路的颜值也将提升,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市园林绿化局组织海淀区政府同步开展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提升工程将坚持应绿尽绿、花化彩化的原则,以道路线性空间为载体,系统打造以月季环廊为主、重要节点点缀花箱、边角区域复绿的多层次绿化景观。同时,工程将对沿线多处路堑挡墙和天桥实施立体绿化,使天桥融入整体绿化景观,成为连接道路两侧绿化的连廊。
工程还将同步整治提升沿线景观,打造舒朗有序的视觉廊道。通过提升多座地下通道的内部环境和多组地标建筑、桥梁的景观照明,塑造和谐、高品质的通行空间,勾勒城市轮廓。
此外,市交通委牵头实施桥体、杆体、护栏等设施的融合设计;按照沿线桥梁、重要通道统一色调、风格一致的原则,同步涂装沿线桥梁、天桥桥体,确保设施整洁美观。市城市管理委组织实施五棵松桥北等21处横跨四环路架空线入地,净化道路通行视廊。海淀区政府整治提升五棵松等桥下空间,优先用于动静态交通,缓解桥下灯控路口交通拥堵,并增加社会停车位供给。
部分路段分段封闭施工
为最大程度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本次施工为每日23时-次日5时夜间作业,日间施划临时标线恢复交通。为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7月19日至8月15日每日23时至次日5时,西四环路(五棵松桥-四海桥)9公里将根据施工进度采用分段封闭施工导行方案,封闭路段所有出入口封闭施工,过往车辆请服从现场民警及导行人员指挥由辅路通行。
其余路段在进行病害处理阶段采用半幅施工半幅导行(占用内侧或外侧3车道施工、剩余1条车道通行)、主路表面层施工采用分段整幅断路,过往车辆由辅路通行。
市交通委会同交管部门,利用道路显示屏、远端提示牌、广播电视、导航软件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告知施工组织安排及交通疏导、绕行信息。请市民注意提前了解施工信息,尽量绕行周边道路,当行驶至施工区域服从管理人员指挥,减速慢行、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