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21日电(记者 李荣)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1日提供的信息,2025长三角鸽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近日在沪举办。长三角已成为我国肉鸽产业的核心区域之一,养殖总量占全国近30%。
据介绍,长三角地区的鸽业发展,对全国特色畜禽产业具有示范作用。近年来,长三角鸽业规模持续扩大,养殖总量占全国近30%,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同时,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最大乳鸽消费市场,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城市每年市场容量为20亿元。在市场端,鸽子肉、蛋产品需求旺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融合,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业内专家认为,肉鸽产业作为家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鸽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肉鸽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占地小等诸多优势,特别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发展。长三角地区的鸽业,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养殖技术的持续革新,从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再到品牌建设的卓有成效,发展的轨迹比较清晰。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三角鸽业未来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长三角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在肉鸽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疫病防控、饲料营养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质量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积极培育一批具有长三角特色、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鸽业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
——长三角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合作基础,长三角地区的鸽业协会、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将发挥区域优势,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合作机制,在品种引进与推广、技术交流与培训、市场开拓与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鸽业发展也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养殖污染排放,实现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编辑:郭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