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 赵永昌 张 舒
近日,浙江省安吉县市场监管局成功破获9起销售假冒“苹果”商标手机配件案件,现场查获侵权商品数千件,涉案金额达数万元。
周密部署 快速行动显成效
2024年12月3日,安吉县市场监管局收到“苹果”商标权利人投诉,称该局辖区内数家手机店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并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由于涉事手机店数量较多,该局决定,为避免打草惊蛇,派执法人员着便装对被举报的9家手机店进行摸排。执法人员发现,被举报手机店店铺大门均装饰有较明显的“苹果”图案标志,部分店铺在店内或门上贴有“苹果维修中心”等字样,店内主要销售苹果品牌手机及手机配件。
在掌握所有涉事手机店情况后,该局迅速制定“三统一”行动方案,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分组行动。9组执法人员同一时间按照统一流程,对9家被举报手机店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发现,9家涉事手机店均无法提供任何商标授权文件,现场均查获有侵犯“苹果”注册商标专有权的商品,主要包括数据线、充电头、电池、手机壳、手提袋等。该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9家店铺立案调查。
高效鉴定 双重确认保公正
现场查处的产品从外观到包装几乎与正品苹果手机配件一致,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须由权利方专业鉴定人员进行鉴定。
由于涉案店铺及产品均较多,如何在现场高效判定店内销售的产品是否为侵权产品成了难题。执法行动开始前,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安排执法人员与商标权利人沟通,建立了快速鉴定通道。行动开始后,鉴定团队跟随执法小组,现场对涉案手机店内相关产品进行了初步判定。对鉴定人员初步判定为侵权的产品,执法人员现场依法依规予以扣押。立案后,在当事人的见证下,鉴定团队对所有产品进行了二次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书。
经鉴定,此次执法行动扣押产品均为假冒苹果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
标本兼治 普法教育筑防线
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涉案手机店负责人都表示,使用苹果图案标志是为了吸引顾客,并不知道这一行为是侵权行为。销售的侵权手机配件确系明知其为侵权产品,但由于侵权产品价格低廉,市场需求较大,故铤而走险。
“部分当事人对我们的处罚非常抵触。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说理式执法’。”该局执法队副队长潘建鹏说,“我们逐条讲解法律法规条款,剖析相关案件定性处罚原则,让当事人认识到违法违规问题,配合调查处理。”
针对行业乱象,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并未止步于查处案件。该案办理结束后,该局组织案后回访,发现所有涉案店铺涉及侵权的苹果图案标志均已被拆除,店内也未再发现侵权手机配件等产品。在回访中,该局还对其他手机店、数码产品店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并对经营者、店员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