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投资者54亿美元加仓中国资产,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市
创始人
2025-07-21 13:41:52
0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7月21日电(葛佳明) 近期,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韩国投资者2025年年内对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超54亿美元,中国市场成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市场。

数据显示,相较于偏好核心资产的欧美机构资金,韩国投资者紧跟市场热点,对港股热情高涨。截至7月15日,韩国股民最为青睐小米集团,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金额约为1.7亿美元;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受到韩国股民青睐,分别吸引9310万美元和6089万美元的资金流入。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概念也获得追捧元。A股市场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成为韩国投资者配置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通道。

韩国投资者短线大举扫货中国资产,是全球资本配置转变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凸显,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多家外资机构用“真金白银”加码中国市场。

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为例,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转向更加乐观。桥水中国在岸部门在第二季度投资者信函中表示,旗下中国在岸基金于二季度录得5.8%的回报,上半年总回报达13.6%,并已进一步上调了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

桥水基金认为,未来中国股票宜适度增持,原因是政策支持和估值相对较低。花旗集团近期也表示,已将中国消费板块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并强调“中国的互联网和科技行业增长前景广阔”。

联博基金副总经理、 投资总监朱良接受新华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根据近期观察,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已经向积极方向发生转变,但要体现在资金增量上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朱良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或存在更多超额收益空间。在低利率环境下,长久期资产或是他未来重点关注的资产类别,对于股票市场来说,主要意味着两类资产:一类是现金流比较健康,且能够持续分红,不断提高分红率的企业,第二类则是ROE稳定增长且能够维持在相对较好水平的企业。

此外,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反内卷”风潮席卷各行各业,朱良认为,此次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还涉及民企占比较高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

2025年初以来,得益于DeepSeek、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新叙事的不断涌现,港股市场持续活跃,甚至一度领跑全球市场。根据港交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302亿港元(约合210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107%。2025年前六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约合2196.9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118%。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认为,对于港股而言,长线外资仍未回流,但区域和交易型资金有结构性流入。目前外资对港股的配置比例仍较低,对于港股优质个股与结构亮点依然有配置意愿,后续有望吸引部分资金流入。

编辑:林郑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村脱贫攻... 最新或2023(历届)村脱贫攻坚评估检查报告怎么写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  最新或2023(历届)...
最新或2023(历届)脱贫攻坚... 最新或2023(历届)脱贫攻坚评估检查报告(1)  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督查的...
最新或2023(历届)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本文将介绍最新或2023...
最新或2023(历届)十三五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最新或2023(历届)11月3日(星期二)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
杨瀚森成今年夏季联赛最大球星 北京时间7月21日,据美国媒体报道,杨瀚森成为今年夏季联赛最大球星,人气火爆远超“状元”弗拉格,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