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诗涵
市值超300亿元的家电巨头海信家电,近来因频繁认购信托理财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在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这家家电企业缘何对信托理财如此“偏爱”,一年花掉120亿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自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这一年间,海信家电信托理财规模已超124亿元,涉足6家信托机构,是妥妥的“信托理财大户” 。仅在2025年6月26日至6月30日期间,其附属子公司就与西部信托签订了多份理财协议,金额共计18.7亿元,认购的是西部信托“永宁1号”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属于固定收益类、中低风险产品。在此之前,海信家电在2024年9月10日至2025年6月26日期间,认购重庆信托3款集合信托产品,金额达17.48亿元;2025年2月27日至3月18日,花费26.10亿元认购金谷信托的“信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24年12月17日至2025年4月17日,花费18.95亿元认购中粮信托的6款集合信托产品。
拉长时间线,从2023 - 2024年,海信家电就已在信托理财领域频繁出手,认购金额不断攀升,2023年为68亿元,2024年跃升至111亿元,2025年仅上半年公告认购规模就突破124亿元。除信托产品外,海信家电还涉足银行系理财产品、保险理财产品等,但信托理财产品始终是其最主要的理财通道,累计认购金额达到237.87亿元。
海信家电如此热衷于信托理财,与其过往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密切相关。2024年,海信家电实现营业收入927.46亿元,同比增长8.35%;归母净利润33.48亿元,同比增长17.99% 。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账面上也积累了较为充裕的资金,2024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91亿元。这些闲置资金为海信家电开展理财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投资策略来看,海信家电主要投资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现金管理类信托产品,且倾向于选择具有央国企背景的信托公司,如百瑞信托、中粮信托、重庆信托等,以此降低投资风险。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与资本市场波动交织的背景下,信托产品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上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在满足海信家电对资金安全性要求的同时,获取较有竞争力的收益。
实际上,用自有资金理财早已成为上市公司创收的常见途径。除海信家电外,百大集团、沙钢股份、东鹏饮料等多家上市公司在2025年也纷纷披露委托理财信息,其中信托产品成为不少公司资产配置中的“新宠”。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初,已有38家上市公司认购了信托产品,而海信家电在认购金额上位居榜首。
在家电行业内,虽然大部分家电企业未像海信家电这样公开发布大规模认购公告,但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是较为普遍的操作。老板电器在过去24个月内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已累计投入25.3亿元,未到期的理财产品有15.9亿元;美的集团2024年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达551.19亿元,当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69.36亿元;海尔智家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总额为12.36亿元;四川长虹2024年以“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理财产品)期末公允价值为7.40亿元。不过,像海信家电这样公开发布认购公告,投入规模超百亿元且以信托理财为主要渠道的,在众多家电巨头中确实较为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2024年经营现金流下降的情况下,海信家电依然保持了大手笔理财的传统。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51.32亿元,同比下降51.64%,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扩大至382亿元,同比增加2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19亿元。
2024年年底,具有财务背景的高玉玲出任海信家电董事长。她在财务领域经验丰富,曾参与海信集团多项重大收购并购事项,如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东芝电视、欧洲高端白电品牌Gorenje等。高玉玲的任职或许为海信家电的理财决策提供了更专业的支持和更充足的“底气”。
海信家电一年花120亿买信托理财,是基于自身财务状况、投资策略以及行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通过合理配置闲置资金,海信家电在追求理财收益的同时,也在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寻找更多可能。然而,信托理财并非毫无风险,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中,海信家电未来能否在理财与主业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