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优育良种 铺就产业致富路
创始人
2025-07-21 08:46:44
0

渭源 优育良种 铺就产业致富路

  马富平 王亚雄

  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渭源成为种薯繁育的理想之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也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

  近年来,渭源县锚定“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目标,在种薯繁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领域持续发力。目前,渭源县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从中增收2300元以上。

  在位于会川镇的甘肃省农科院会川试验站,60年科研接力从未停歇。这里保存着1230份全球马铃薯种质资源,“陇薯3号”“陇薯7号”“陇薯8号”等“陇”字号品种从这里走向全国。

  “陇薯系列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就拿近十年的‘陇薯3、5、6、7、10号’这5个主力军来说,累计增产了120万吨,给农民们带来的直接收益增加了24亿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的副所长李建武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账。

  近三年,“陇薯7号”和“陇薯10号”的推广面积更是分别突破200万亩和150万亩。如今,陇薯系列品种,在全省的种植面积占了一半,在西北地区占了三分之一。

  有了科研这把“金钥匙”,渭源的种薯产业基础打得十分牢固。现在,这里每年能生产脱毒瓶苗7.4亿株,原原种9亿粒——是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种薯生产能力达到了90万吨,贮藏能力也有70万吨,为产业的升级换代铺好了路。

  来到五竹镇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机器的轰鸣声里,原原种正被快速分拣。智能连栋温室里,新一批种苗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充满生机。

  “合作社现在建成了五竹马铃薯种薯产业园,集科研、试验、繁育、科普观光于一体。1年能生产脱毒组培苗2000万株、原原种2000万粒,直接带动了4280户农户。”合作社理事长刘永红介绍,“我们每年都带动4000多户农户建设原种一级种繁育基地,面积在2万亩以上。”

  在大安乡千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里,黑膜下的马铃薯植株长势喜人。村民李成文蹲在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薯苗,脸上乐开了花:“去年我种了12亩,净挣了2.4万元。今年我又加种了6亩。有合作社帮忙提供机械服务,还包回收,心里踏实得很,日子越过越有劲儿了!”

  今年,大安乡建起了“企业+合作社+订单+基地+农户”的全链条联农模式,整合了2000亩土地,专门用来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带动全乡的马铃薯种植规模突破2.7万亩。

  从2022年到现在,渭源县累计投入了2.4亿元建设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让“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依托“茎尖脱毒—温室原原种—高山隔离—大田扩繁”这四级技术体系,渭源县用好“黑膜覆盖+测土配方”这些关键技术,今年已经建成了4个核心基地,面积达8000亩,全县马铃薯种植总面积达40万亩。

责任编辑:王辉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商业峰会2025在新西兰举... 来源:新华社中国商业峰会2025当地时间7月18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这是7月18日在新西兰奥克兰拍...
挪威船东投资2.28亿美元在中... (来源:中国水运网)转自:中国水运网近日,挪威集装箱船公司MPC Container Ships(M...
以改革之力推动职业教育新发展 转自:中国教育报参会者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职业教育专题展上参观C919飞机模拟器。上...
枯树挡道成“拦路虎”?镇江志愿... 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网7月21日讯(通讯员 施澎 思娴 记者 姜天圣)镇江南山莲花洞景区的山路上,...
2025得利斯全国经销商大会暨... 7月17日至18日,以“全竞提升 行稳致远”为主题的2025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