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鲁班工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坚持“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从2019年至今,天津职业大学已在南非、哈萨克斯坦建成两家鲁班工坊,今年将推动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揭牌运行。在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鲁班工坊,首期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开展本科层次学历教育,建有汽车技术、智能网联车等实训区,配置47台(套)国产教学装备,输出我国先进的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将以人工智能为重点专业,围绕“数字哈萨克斯坦”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需求,研究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专业标准、4门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致力打造中亚地区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专业。
●鲁班工坊不只是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实现技术、先进设备等输出的同时,我校始终注重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标准的输出,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依据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推广鲁班工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范式,建设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课程、教学装备配置、教师本土化系统化培养等标准;将专业教学标准嵌入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博士生专业课程嵌入率为66.6%;依照人工智能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从基础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实训、模拟实际生产的全流程实践教学体系……经由这些标准化、体系化探索,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鲁班工坊已成为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类专业重要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基地,为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其教学模式也为哈萨克斯坦的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意。
●“授人以渔”的着力点,也在教育领域之外。在鲁班工坊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聚焦哈萨克斯坦相关产业的本土化发展和产业升级,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中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也着力创新“海外版”校企合作模式。迄今,已有多家哈方本土企业主动与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为鲁班工坊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同时,鲁班工坊与中汽研和在哈中资企业深度合作,面向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企业员工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等职业培训,定制培养本土化人才,并促进国产品牌汽车技术在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应用推广,为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全链条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合作院校、中方企业寻找到更多发展机遇,从而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
鲁班工坊是一张“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金色名片。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将使这张名片更加夺目,为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写意”增添迷人一笔。
上一篇:15天突破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