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协同机制,为民企发展保驾护航
创始人
2025-07-21 04:16:08
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增速持续领先;上半年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7.3%,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出口、进口均实现增长。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不断强化和各类政策的协同发力。

    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构建了多维度经济政策协同体系。财政政策方面,持续优化小微企业扶持机制,延续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货币政策方面,推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利用差异化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型民企的支持,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网络,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风险资本权重优惠,放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就业政策方面,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提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吸引力,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持续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产业政策方面,启动实施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区域政策因地制宜,在长三角、珠三角引导民营企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构建跨区域协同机制。科技政策方面,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环保政策方面,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节能环保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引导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投资政策方面,制定促进民营经济投资政策措施,发布鼓励民营经济投资重大项目信息,引导民营经济投资重点领域,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先后形成多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国家将非经济性政策也被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尤其是2025年5月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市场准入、权益保护、企业发展等方面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展望未来,完善政策协同机制,需构建更具适应性和精准度的动态调整机制。在深化政策精准度方面,应建立行业需求动态响应机制,基于不同领域民营企业的发展特性制定差异化支持方案。例如,对于高技术制造业,可拓展研发投入相关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将基础研究等长期投入纳入支持范畴,同时探索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民营企业给予合理的风险保障。对传统制造业,可设计与产业升级阶段相适配的支持措施,结合数智化、绿色化发展要求提供针对性扶持,并配套先进技术推广体系。针对中小微企业,简化政策适用流程,实现优惠政策的自动匹配与便捷兑现。在区域层面,建立与区域产业特点相契合的政策评估体系,结合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支持策略,促进政策资源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强化政策执行力,需着力破解政策落地过程中的梗阻问题。应推行政策执行的规范化管理,将各项支持措施转化为清晰的实施标准与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边界与协同方式,确保政策执行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建立跨部门政策协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各类政策资源统筹整合与高效衔接,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集成化服务。加强对基层政策执行人员的能力建设,通过系统培训与规范指引,提升政策执行的专业性与公正性,避免选择性执法等问题。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效果与企业实际感受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相关考核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完善政策评估反馈,需构建常态化的政企互动机制。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政策制定的咨询机制,吸纳不同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参与政策前期论证,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搭建便捷高效的政策反馈渠道,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反映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相关部门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推行政策效果的动态评估,定期对重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分析,结合经济环境变化与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政策方向与力度。建立政策优化的快速通道,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启动跨部门协同研究,形成及时有效的调整方案,确保政策体系能够持续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要以更为精准的政策组合回应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市场拓展、风险应对等方面的需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适配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在我国新质生产力前沿领域与传统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政策预期稳定、企业积极投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助力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作者王栋晗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郭栋系中国传媒大学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副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汇聚科创力量 共促振兴发展 汇聚科创力量 共促振兴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果对接会暨青年科学家交流会侧记  本报记者 孔爱群...
今早起调整一下,否则你的血管就... 转自:三门峡发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但你知道吗,有时候运动反而会伤害你的血管...
张郭庄社区治理探索 | “共享...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在丰台区北宫镇张郭庄路5号院,有一处“共享花园”,街坊四邻都可以在此认养盆栽植物...
绛县消夏文化周:非遗集市绽放独... (来源:运城新闻网)绛县消夏文化周非遗集市绽放独特魅力  运城日报讯(特约通讯员 张广瑞 通讯员 陶...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大力弘扬优良... 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关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全面肃清流毒影响 重塑政治干部形象威信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