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艺术与美味交融的盛宴
创始人
2025-07-21 03:30:40
0

引人入胜的海北摄影展。

王凤英正在展示刚剪好的生肖剪纸。本报记者 刘程锦 摄

本报记者 刘程锦

七月的西宁,大雨褪去了连日的暑气,雨后的骄阳却依旧把柏油路晒得发烫。

7月20日下午,连着两天的雨水丝毫没有浇灭西宁市民和游客的热情,西宁市新宁广场上的热闹,反倒比日头更灼人。五彩的演出服与剪纸窗花的红相映成趣,藏牦牛奶酒的醇厚混着蜂蜜的甜香,在广场上织成一张勾人的网,将路过的人都“网”进了这场文化盛宴里。

刚走进广场,入口两侧的摄影展就把人“拽”进了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风光里。镜头下的青海湖波光粼粼,岗什卡雪山巍峨耸立,各类野生动物“萌”态百出……“这张岗什卡雪峰拍得太震撼了!”游客李先生举着手机翻拍,“不用跑几百公里,在这儿就把海北美景看了个遍。”

各主题功能区更是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体验,唐卡、骨雕、刺绣、藏牦牛奶酒等非遗作品整齐陈列,1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全面呈现了海北州民族文化脉络及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成果。农畜产品展区内,牦牛肉、藏羊肉、蜂蜜等各种各样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特色产品不仅风味独特,更承载着海北州深厚的农耕文化和畜牧传统。

往里走10米,非遗展示区早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骨雕艺人正持着刻刀细细打磨,牦牛骨在他手中渐渐显露出纹样,刻刀划过的“沙沙”声里,仿佛能听见草原的风。穿蓝布衫的回族阿姨面前摆着一溜窝窝药枕,“这里是羌活、防风,都是祁连山采的药草,睡一晚脖子都松快。”她边说边拿起一个,细抚粗布面上绣着的云纹。忽然一阵酒香飘来,藏牦牛奶酒的坛子刚开封,就像块磁铁,瞬间吸来半圈人。“这酒得用青稞和牦牛奶发酵40天,喝着绵得很!”摊主笑着给大家斟小杯,酒液晃出琥珀色的光。

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是王凤英的剪纸摊。红通通的剪纸摆满展位,十二生肖“跃然纸上”:兔子竖着耳朵,像刚啃完胡萝卜;老虎的额纹带着股憨劲儿;龙的爪子里还攥着颗小珠子。“今早刚摆开就没停过手!”王凤英额角的汗顺着银发往下滑,手里的剪刀却“咔嚓”得更欢,“光生肖剪纸就卖了20多套,连孙女都过来帮忙,还忙不过来。”她举起刚剪好的“龙抬头”,红纸在风里飘得像团火苗,“有个小姑娘说要贴在新家玄关,还跟我约了套‘全家福’剪纸——这手艺能传下去,比啥都强!”

转个弯到农畜产品区,空气里又换了味道。挂着的牦牛肉鲜红发亮,摊主一刀切下去,肌理间还凝着冰碴,“这是刚从祁连山牧场运下来的,排酸7天,炖的时候不用放香料都香。”旁边的蜂蜜罐更绝,玻璃罐里的蜜像块凝固的阳光,凑近了能看见细小的气泡慢慢往上冒。“这是门源的油菜花蜜,早上刚从蜂场拉来的。”戴草帽的师傅舀起一勺,蜜丝能拉半尺长,“你尝尝,甜里头带点花香,一点糖都没加。”话音未落,试吃的小纸杯就被抢光了。

据了解,此次“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海北主场活动作为河湟文化大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至7月23日。期间,海北州四县特色展演和特产展销将轮番登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极具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情的文化盛宴,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

夕阳西下时,剪纸摊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把王凤英的影子投在地上,像幅会动的剪影。她说:“这大集就像个戏台,咱们海北的文化在这儿亮个相,就不怕没人稀罕。”风里飘来烤羊肉的香味,混着剪纸的红、奶酒的醇,在暮色里酿成一杯醉人的酒——这大概就是夏天该有的样子,热热闹闹,有滋有味。

“本来是来买牦牛肉的,结果被剪纸勾住了脚!”来自郑州的游客张欣手里拎着的购物袋鼓鼓囊囊,一边是包好的藏羊肉,一边露半张剪纸的红边。她举着刚买的蜂蜜笑,“你看这标签上的插画,牧民赶羊群的样子多生动,贴冰箱上都好看,这趟来值了,肚子和眼睛都没吃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屏-郭庄”执法工作站:边界...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宁溧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7月1...
日本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议席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东京7月21日电(记者陈泽安 李子越)据日本广播协会当地时间21日报道,在20日举...
形容不离不弃的诗句 形容不离不... 形容不离不弃的诗句,不离不弃,矢志不渝,相濡以沫,白头偕老……都是描述人类最浪漫最崇高的爱情,然而,...
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的... 红楼梦中的诗词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史上最杰出的文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非常盛行的四大名著之一,然而它的文...
江苏侨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 (来源:新华日报) 6月26日,江苏侨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微电影《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