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险资“抱团”高股息资产的三点思考
创始人
2025-07-21 00:46:18
0

转自:证券日报

    ■苏向杲

    7月1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了一起险资举牌案例。至此,年内保险机构举牌次数增至21次,超过去年全年的20次。今年险资举牌标的共性鲜明,集中在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普遍具有高股息率特征。这一特征也与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整体持仓风格高度一致。

    险资“抱团”高股息资产是市场化行为,契合其“求稳”的配置逻辑。但险资举牌与持仓过度集中于少数高股息板块,却也暴露了行业资产配置的深层隐忧。对此,笔者有三点思考。

    首先,险资“抱团”高股息板块并非最优解。

    当前险资对高股息资产的“抱团”,本质上是多重压力下的被动选择。一方面,在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空间收窄,而高股息率标的能够较好覆盖险资的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在新会计准则下,险企加仓或举牌高股息股票后,若其持股被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或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则仅分红计入当期损益,可有效避免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冲击。

    然而,险资这种趋同的配置策略并非应对低利率的最优解,其中蕴含三重隐忧:一是机会成本较高。过度集中于银行等成熟行业,可能错失科技等新兴领域的成长红利。二是高股息特征并非恒定不变。险资久期较长,当前部分板块的高股息率可能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而变成低股息率。三是行业集中风险隐现。险资持仓策略过于集中于少数几个行业,其投资组合本身可能潜藏集中度风险。

    其次,挖掘并增配最具增长前景的板块方为正解。

    险资优化资产配置需突破思维桎梏,构建新平衡。一方面,险资机构在权益市场应积极挖掘具有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长期来看,布局高成长性行业相关标的往往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回报。此前,部分险资机构长期持有的医药龙头股已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另一方面,险资股票投资也要注重从财务投资向战略协同升维。当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大中型保险机构的业务版图已从单纯的保险服务扩展至养老、医疗等众多领域。险资机构投资可以与主业形成战略协同的公司,有利于构建“保险+医疗+养老+支付”的生态闭环,实现“1+1>2”的协同效果。

    最后,优化资产配置的核心在于锤炼投资能力。

    提升投资能力是保险业老生常谈的议题,但在当前环境下,其紧迫性尤甚。近两年市场利率下行较快,固收类资产收益率随之下滑。然而,保险资金的持仓中目前仍有过半是债券等固收资产。同时,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如保单约定的预定利率)久期较长,且难以跟随市场利率下行而调整,这给险企投资端带来了不小压力。若仍按此前的“套路”配置资产,极易出现利差损(即投资收益无法覆盖保单成本)。因此,保险公司亟须提升投资能力,尤其要增强对权益资产、另类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以适应投资环境的深刻变化。

    实际上,为推动保险机构更好地适应新的投资环境、增强投研能力,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高权益资产配置上限、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机制等。保险机构应充分用好政策红利,积极提升投资能力。

    总之,险资“抱团”高股息资产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现实选择,但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来看,险资应持续增配具有增长前景的资产。唯有如此,险资才能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适应”,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内蒙古开展金奖项目训练营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7月20日讯  (记者  刘志贤)7月16日至18日,由自治...
看破红尘的伤感句子说说 看破红... 1.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2.把世缘世法佛法统统放下,才是真信。  3.佛法的修学是:看破帮助...
中国中车展现“中国速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在第三届链博会上,中国中车以“连接世界与你同行”为主...
最新励志伤感句子说说 鍑哄浗鏂... 1、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2、我触摸不到你的温柔,却换来你的是痛心的眼眸。 ...
关于爱情的莎士比亚伤感句子 莎...   1、死是可怕的。耻辱的生命是尤其可恼的。《一报还一报》  2、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