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蚓为媒,赋能兴农!华农团队为阳山岭背镇生态农业辟新路
创始人
2025-07-20 22:57:02
0

以青春之力夯基固本,用实干担当筑梦振兴。近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蚓智富农”突击队前往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进行实地调研。突击队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开展培训和走访典型生态农场等形式,深入了解岭背镇当前农业发展情况,为当地探索绿色生态农业模式出谋划策。

其间,团队分赴岭背镇各村,与村委干部们围坐一堂展开座谈,初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交流过程中,村干部们详细介绍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等基本情况,并向队员们介绍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牛备村支书黄洪兵告诉队员们,“自家原有100亩梨园,但由于农产品滞销且收益不多,只能减少种植面积。”

随后,团队在各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村民家开展调研,力求摸清农业发展实情。队员们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详细了解到,岭背镇地处山区,平原少,养殖业发达,但土地撂荒严重,土壤肥力低下,难以发展大规模种植业,农产品品质优良但销售途径少等现实状况。

走访结束后,团队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岭背镇有丰富的畜禽粪便资源,且多山地宜种果树,队员们认为,发展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极具可行性。为此团队组织了一场培训会,给当地村民科普相关知识。队长王艺颖在培训会中介绍了蚯蚓养殖技术要点及其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该模式带来的效益。参加会议的村民热烈讨论,针对相关技术、产品销售等一系列问题与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充分调研、座谈和培训的基础上,团队实地走访了牛备村典型生态农场,了解农产品的主要种类、农业灌溉设施、土壤肥力情况等,为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落地提供技术指导,并结合专业技术,采集部分地块的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以及污染情况检测,给予相应的数据支撑。团队希望通过发展该模式,能缓解土壤贫瘠问题,增加村民收益,推动当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指导老师张池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发挥了队员们在学科专业领域的优势,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为岭背镇农业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蚯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方案,在田间地头也播下了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团队成员们也表示,只有扎根实践的沃土,才能助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与阳山县的合作,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让生态富民的成果在更多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王艺颖 张孟豪 张洋洋 华子嘉

图丨通讯员供图

编辑:许敏

原标题:以蚓为媒,赋能兴农!华农团队为阳山岭背镇生态农业辟新路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于争鸣中见灼识——关于“昆仑石...   光明日报评论员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中国...
对爱人的表白的句子,对爱人表白... 很后悔认识了你,你让我感受到你不在我身边时的痛苦。和你在一起,从认识你那一刻,一直都是那么的快乐,难...
优美伤感句子表达爱情带有图片幸...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就像一盏烛光,当你穿行在万家灯火,总有一片暖暖的萤光照亮你回家的路;就像一...
庭院“方寸地”变身致富“增收园...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王永钦  □ 李富  “春风拂...
基诺山里的“成长银行”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