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在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2025乌兰图雅“花开四季”北京演唱会完美落幕。除了现场首秀国家非遗——蒙古族传统乐器火布斯和陶布秀尔惊艳全场外,乌兰图雅演唱的长调也刷新了观众的印象,成为演唱会一大亮点。
蒙古族长调是时光隧道中沉淀出的瑰宝。这份穿越时空的艺术在天地间回响。当乐队的马头琴泛出动人弦音,乌兰图雅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阿拉坦琪琪格老师沉稳地站在舞台中央,将一曲长调《辽阔的草原》奉献给观众,让更多人感受到它震撼心灵魂力量。
听过《套马杆》与《凤凰飞》等一系列动感快歌声后,当乌兰图雅的长调响起,观众立刻被深深地震撼,悠扬的歌声如同草原晨光般缓缓铺展开来,观众感叹乌兰图雅的嗓音如此动人,如陈酿的马奶酒,醇厚中裹着岁月的沉淀。
师徒二人的长调拖腔在舞台上交织,乌兰图雅的嗓音里有草原的辽阔,阿拉坦琪琪格老师的吟唱中藏着草原母亲的温柔,她们的声音如流云般缠绕,把草原的星河与旷野,都装进这曲长调的余韵里,观众仿佛看见骏马奔腾草浪的壮美画卷。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广袤星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深厚情感。
这些年,乌兰图雅不遗余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以创新之举找到更多让年轻人喜欢非遗的“打开方式”。
在民歌传承创作方面,她独具匠心,布里亚特民歌《小草》被乌兰图雅通过演唱会等形式广泛传播各大舞台,特别是她填写的汉语歌词,以清新质朴的歌词赋予了歌曲全新的生命力。演出中还传承中大胆创新,携乌兰图雅T.Y乐队为《小草》融入摇滚元素,让现代节奏与传统民歌的悠扬韵律相互交织碰撞,让呼麦声波与电吉他频率达成共振,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超燃的现场让观众更想了解北疆文化,也更愿意走进内蒙古,感受大草原的壮美辽阔,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她还为科尔沁民歌《石头哥哥》填汉语歌词,将对北疆大地的炽热深情,与时代的灵动旋律精妙融合,让传统民歌拥有了贴合当代人情感的崭新表达。
她还深入杭锦旗“古如歌故乡”,探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古日巴斯尔。在那里,她通过直播的方式,将这一珍贵的艺术形式向全网推广,让更多人领略到古如歌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乌兰图雅还积极参与各种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她走进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与莫尼山皮艺传承人跨界直播,观众不仅能听到蒙古族民歌的悠扬,还能看见银针在皮革上起舞的轨迹;她走进武川县非遗传习所,借助快手、抖音等热门直播平台,大力支持“莜面传承技艺”“爬山调文化”,助力内蒙古非遗文化与“敕勒川味道”的广泛传播;她走进烧麦美食街,介绍“烧麦传承技艺”,大力传播内蒙古非遗美食文化;她自创品牌栏目“跟着乌兰图雅音乐去旅行”,带领大家了解鄂温克族非遗饰品“太阳花”,感受达斡尔族优美动听的民歌魅力……
在乌兰图雅看来,非遗的保护传承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她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守护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