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7月20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电影局获悉,第九届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华夏风华”单元的昆曲电影《牡丹亭》在呼和浩特寰映影城振华广场店上演了一场跨越400年的艺术对话。
解读影片。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黄丹、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等现场解读影片,让这场经典赏析成为文化焦点。“昆曲电影《牡丹亭》是改编自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同名经典作品的戏曲艺术片。该电影以现代数字技术重现昆曲程式化表演体系。该影片园林布景,既保留了昆曲‘一桌二椅’的写意精神,又用镜头景深拉出了真实的庭院层次,让观众既能感受传统美学,又不会觉得疏离。”黄丹说。
观影现场。
“原来昆曲可以这么‘潮’!黄教授说的‘电影蒙太奇遇上昆曲水磨调’,让我突然看懂了那些唱腔里藏着的潜台词。”呼和浩特市民李女士走出影厅兴奋地说。
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共话昆曲电影《牡丹亭》。
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电影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以多元艺术矩阵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并在呼和浩特万达影城、寰映影城以跨界形式将音乐剧、话剧、戏曲等搬上大银幕,搭建起舞台艺术与大众的光影桥梁,让艺术更易触达民心,拓宽了艺术传播边界。同时激活影城功能,丰富文化供给,助力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传承。
据了解,内蒙古通过多元观影形式为影院注入活力,带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区域文化市场繁荣,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通过个性化、场景化的观影体验,让观影从单纯的娱乐变为文化参与,增强市民对文化消费的热情。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于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