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斗酒)
2025年7月19日,酒鬼酒与胖东来联名推出的馥郁香型白酒“酒鬼·自由爱”在许昌胖东来13家商超、官方小程序和抖音正式上架。
以200元/瓶的售价和168.26元的综合成本公示,首日上线不过半天时间,抖音平台的单瓶销量已破千,目前显示商品已抢光。
这款承载湘西山水基因与胖东来极致零售哲学的产品,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跨界合作,更折射出传统酒企与新零售巨头在消费信任重构、行业价值重塑层面的深度探索,在白酒行业投下一颗“信任炸弹”。
透明化定价,胖东来对消费信任的极致追求
胖东来在产品上架首日公布的成本构成显示,200元售价中,供价115.34元、开发成本13.26元、费用及税金39.66元,最终毛利率仅15.87%。
这一数据打破了白酒行业长期以来的价格黑箱,在200元价位段,传统酒企的渠道毛利率普遍在30%-50%,部分品牌甚至通过经销商层层加价实现翻倍利润。
这种“成本裸奔”策略源于胖东来对消费信任的极致追求。早在2024年,其与宝丰酒业合作的70元“自由爱”光瓶酒便通过公示酒液45元、包装7元等成本细节,创下年销5亿元的奇迹 。
此次联名产品延续这一逻辑,将酒鬼酒馥郁香型基酒窖藏3年以上的工艺成本、550ml专属容量的设计溢价等隐性价值显性化,让消费者清晰感知“钱花在了哪里”。
这种透明化定价对行业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当多数酒企仍沉迷于“年份故事”“大师酿造”等营销话术时,胖东来用Excel表格般的成本公示,将白酒消费从“玄学”拉回“商品本质”。
正如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评论:“原来200元的白酒,真的能喝到湘西山水的味道,而不是包装和广告费。”
香型突围,馥郁香的中原“攻坚战”
酒鬼酒独创的馥郁香型,以“前浓、中清、后酱”的复合口感区别于传统浓香、清香、酱香三大主流香型。
这种香型特性在专业测评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相较于同价位浓香型竞品,“酒鬼·自由爱”在柔顺度、协调性、回味持久度方面表现更优,刺激感降低30%以上。
但香型壁垒也成为市场推广的最大挑战,河南作为浓香白酒的核心消费区,消费者对馥郁香的认知度不足15%。
胖东来为这次香型突围提供了“精准爆破”方案,通过13家门店的体验式营销,设置“盲品对比区”,让消费者直接感受馥郁香与浓香的差异;利用会员系统定向推送产品手册,详细解析“一口三香”的工艺密码;联合本地餐饮渠道推出“买酒送湘菜”活动,强化香型与地域文化的关联 。
从首日许昌胖东来超市的抢购盛况看,这种“体验+教育”的策略已初见成效,排队人群中不乏原本只喝浓香酒的中年消费者。
渠道重构,新零售与传统酒企的化学反应
此次合作的深层价值,在于探索出一条“零售巨头+文化酒企”的渠道新范式。
对酒鬼酒而言,胖东来的价值远超13家门店的销售贡献:其年销170亿元的渠道势能,可快速建立品牌在河南市场的认知度;严选体系形成的品质背书,有效降低消费者对小众香型的决策门槛;会员系统沉淀的120万高净值用户,为后续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
胖东来则通过这次合作,进一步夯实“品质生活提案者”的品牌定位。
不同于传统商超的“货架思维”,胖东来将酒鬼酒馥郁香的文化基因与自身“让生活像艺术一样浪漫”的零售美学深度融合,从麻袋陶瓶上的湘西扎染纹理,到产品手册中“不可不醉、不可太醉”的饮酒哲学,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白酒不仅是消费品,更是文化载体”的理念。这种“产品即内容”的运营模式,使其在酒水零售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白酒市场的“自由落体”与“价值回归”
在行业库存突破350万吨、800元以上高端酒价格倒挂的当下,“酒鬼·自由爱”的上市揭示了白酒行业的两大趋势:
1. 价格带下移与价值回归并行
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正从“面子消费”转向“品质消费”。胖东来通过成本透明化,将200元价位的白酒品质提升至传统300元档位,迫使行业重新审视价格与价值的匹配度。正如行业分析师指出:“当消费者发现200元能买到原本300元的品质,那些靠品牌溢价维持高价的产品将失去生存空间。”
2. 文化赋能与场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酒鬼酒将湘西山水、土家织锦等文化符号融入产品设计,胖东来则通过超市场景的艺术化改造,将白酒消费从宴请场景延伸至日常微醺场景。这种“文化+场景”的双重赋能,为中小酒企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新思路,与其在香型、价格上内卷,不如深耕地域文化,打造独特的消费体验。
一场关于“信任”的商业实验
从70元的光瓶酒到200元的盒装酒,胖东来与酒企的合作始终围绕“信任”展开,对消费者,它用成本公示证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对行业,它以透明化定价倒逼供应链效率提升;对时代,它用新零售思维重新定义白酒的消费价值。
当“酒鬼·自由爱”在中原大地掀起抢购热潮时,这场商业实验的意义早已超越产品本身——它让我们看到,在消费理性回归的今天,真正的商业价值,永远藏在对用户需求的极致洞察里,藏在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