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0时,世界气象中心(北京)与越南国家水文气象总局针对台风“韦帕”启动联动工作机制,围绕台风趋势及影响开展交流,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这是中越两国今年第二次开展此类合作。
7月20日10时,“韦帕”的中心位于我国广东省珠海市东偏南方约90公里的广东近海海面上,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密切监测其动态,全力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全球气象室、广东省气象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等相关部门与越南气象部门围绕路径、强度与降水等密切沟通,重点研判“韦帕”登陆后进入北部湾对越南北部及中部的影响,包括强降水时段、量级等,以及可能引发的洪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为两国应对强风雨天气提供预报预警支撑。后续双方将根据需要适时开展进一步会商、共同研判。
“这是今年第二次中越台风灾害防御联动。”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钱奇峰表示,今年6月13日,针对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双方就曾开展过台风预报联合会商并进行深入交流。
中越气象领域的紧密合作,植根于两国防灾减灾及早期预警合作框架协议,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的具体实践。钱奇峰表示,除台风应急联动外,双方还围绕灾情分析、卫星应用、预报技术、监测手段及科研培训等开展全方位交流。作为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成员,中越两国的协作不仅有效强化了区域灾害性天气联合应对能力,更深化了气象领域的深度合作,为筑牢区域防灾减灾屏障、服务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黄琬婷 责任编辑: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