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六安广播电视网)
转自:六安广播电视网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规模突破45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合肥海关副关长姜开源表示,今年以来,外贸顶住压力、保持动力、展现活力。
上半年,外贸历经风高浪急的冲击,仍然创下新高,正体现了外贸行业的成长与跃迁。外贸的增长,根本源于产品竞争力。而产品竞争力的最高阶表现就是品牌竞争力。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出口的自主品牌产品比重一举过半,达50.3%。“这一比重在全国各省市中保持领先。”姜开源说。
眼下,“中国制造”越来越开始靠技术实力、产业链全球布局、品牌力提升等赢得全球市场。作为新兴的工业大省,我省外贸连创新高,特别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保持全国领先,正是对这一大趋势的体现和验证。
“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今年以来,外贸规模快速增长。”姜开源介绍,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85.4亿元,同比增长15.2%;总值保持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12.3个、8.2个、17.4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6位、长三角第1位。
外部压力和挑战持续增加,但出口仍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出口3098.5亿元,增长15.4%。其中,出口机电产品2229.1亿元,增长18.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1.9%。
出口动能持续增强,底气是完备的产业体系,动力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今年,公司订单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近日,在安徽昊方机电公司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生产车间内,一批电磁离合器正在包装,即将发往海外,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全球汽车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技术迭代浪潮,我们始终深耕汽车空调离合器和精密零部件的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拥有20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据悉,目前,安徽省已集聚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引育规上限上零部件企业3000余家、后市场企业1700余家,形成覆盖整车制造、“三电”“三智”、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
完备的产业链成为出海抗风浪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安徽出口汽车(含底盘)46.1万辆,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加29.9%;出口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371.3亿元,增长67.8%。
“‘品牌出海’也正在加速推进。”姜开源说,上半年,安徽出口自主品牌产品1559.8亿元,增长9.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0.3%,比重在全国省市中保持领先。
“进口供应链高效参与”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我省不断扩大“朋友圈”,与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对欧盟、日本分别进出口613.2亿元、241.7亿元,各增长20%、28.1%。
在对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484.9亿元,增长14.9%,占进出口总值的54.2%,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17.1亿元,增长34.5%。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182.5亿元,增长23%。
“外贸企业主动作为,向‘新’而行,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新的增长极。”姜开源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在中亚地区、RCEP成员国、海合会国家和非洲市场表现亮眼。上半年,我省分别对其进出口46.4亿元、1182.5亿元、202亿元、23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8%、23%、57.9%、28.8%。
新兴市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与安徽资本、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在制造业分工等领域高度协同。上半年,我省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电子元件69.9亿元,增长65.6%,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趋势明显。
“在进口供应链的高效参与下,我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708.8亿元,增长11.7%。”姜开源介绍,全省近三成的汽车零配件进口自东盟地区,持续助力汽车产业升级。
重点市场增速突出、经贸合作优势互补,特色产品带动效应也很明显。“我省‘新三样’产品出口至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国116.2亿元、增长138.4%;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65.5亿元、增长98.7%,分别占同期该类产品出口总值的31.3%、44.6%。”姜开源表示,合肥海关将继续支持安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不断推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持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助力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
在黄山力神日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登云看来,“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核心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和技术积累”。
“近年来,我们斥资超2000万元进行智能化车间改造,投入超1亿元启动生物防治用品生产项目,进一步提高产能和产品竞争力。公司核心专利产品‘自启动型电热蚊香’成功融合高效驱蚊与环保特性,深受海外市场青睐。”朱登云说,去年,公司出口金额超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金额已达3000万元。
面对风浪不小的外贸市场,外贸企业并非束手无策,而是积极调整策略,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今年以来,我省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充足。”姜开源介绍,民营企业是外贸主力军。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2377.5亿元,增长17.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1.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49.2亿元,增长20.9%,占25.1%。国有企业进出口1058.2亿元,增长4.4%,占23.1%。
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量体裁衣”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
“我们研究各地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特征,挖掘不同市场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产品创新。”安徽亮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华举例说,公司面向非洲地区设计了很多太阳能产品、应急照明产品;针对欧洲客户,则推出了极简设计的产品,都大受欢迎。
外贸企业应变求新,正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制造”的招牌擦得更亮。当前,外贸压力仍不容忽视,外贸企业面临的一些压力和挑战已经常态化。
姜开源表示,将持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有力“托举”外贸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进而持续助力外贸稳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