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冀南根据地六分区流传着这样的赞誉:“学政委,泊生化,千难万险都不怕;打伪军,歼日寇,依靠人民夺天下。”这是当地军民对六分区政委王泊生的颂扬。
王泊生,原名王鸣铎,1915年出生于河北景县大冯古庄村。193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泊镇师范学校,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进步活动。1931年春,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因组织革命运动,王泊生被校方开除学籍,后回到家乡景县,任中共景县党组织的交通员,后因身份暴露被通缉。他辗转南京、济南、上海、山西等地,继续参加和组织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8月,王泊生奔赴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毕业后留任第三期政治教育干事和第四期政治教员。
1939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进入最艰难的时期。王泊生被派到冀南任中共束鹿县委副书记,不久调任中共冀南一地委宣传部长兼代理地委书记,后调任二地委书记。因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他染上肺病,一直带病坚持工作。
1940年8月,王泊生奉调中共冀南五地委书记兼第五军分区政委。这时他肺病已相当严重,仍率领五分区军民多次粉碎日军“扫荡”。1942年5月,王泊生在日军大“扫荡”中不幸被捕,被押往石家庄监狱。在狱中,他领导建立了中共特别支部,组织狱中难友和敌人作斗争。后来,敌人将他押往东北本溪煤矿当劳工,他逃出虎口回到冀南,任中共冀南六地委书记兼第六军分区政委。
同年10月27日,王泊生赴枣强检查工作遭敌追击,28日凌晨在转移途中又被敌包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2014年9月,王泊生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