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振兴答卷
创始人
2025-07-20 11:25:56
0

转自:天下泉城客户端

盛夏的济南乡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南部山区柳埠街道,万亩仙桃挂满枝头,泉水仙桃采摘节正热闹举行,市民游客穿梭林间,尽享采摘乐趣;济阳区的千亩稻田碧波荡漾,百亩荷塘莲叶田田,成为市民举家出游、寻找“诗和远方”的热门打卡地。

这些动人场景,正是济南广袤田野上乡村振兴火热实践的生动缩影。

粮仓稳,饭碗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更是民生之本。

在济南,这份责任正转化为沉甸甸的丰收。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30.2万亩,总产量突破305.7万吨,创下新高,实现连续六年“三增”佳绩。这份成绩单背后,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扎实落地。

在位于黄河北岸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万亩粮食减损示范区为标杆,通过智慧农业技术重构“耕、种、管、收”全链条:智能农机在田间穿梭,立体喷灌精准施水,太阳能虫情测报灯和智能孢子捕捉仪全天候守护作物健康。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一场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田野间上演。

发生变革的不只是在济南起步区。今年以来,济南进一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双提双减”促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粮食技术集成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建设,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8.35万亩,章丘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850公斤/亩以上、创济南市单产新高,夏粮有望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预计夏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58万亩。

与此同时,济南全力抓好“菜篮子”“果篮子”产品供应。统筹蔬菜、花卉、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发展,推进723个规模化蔬菜基地、1079家畜禽规模化养殖场、30处渔业养殖基地建设,完成提升10处林果标准示范园,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产品供应充足。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67.0万亩、产量332.4万吨,分别增长2.88%、4.35%,肉蛋奶总产量43.7万吨、增长3.5%,水产品总产量7780吨、增长4.6%,林果产量12.52万吨。

济南,正用“粮满仓、菜满篮”诠释着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责任与担当。

产业兴,乡村旺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今年年初,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强化重点项目带动、发展数字农业等多项重点任务。

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济南全力乡村产业发展质效提升。今年以来,济南聚焦粮食、畜禽、种业等六大领域,系统推进309个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超138亿元。同时精准招商,成功落地济阳区和美父母代种鸭产业园、钢城区白羽肉鸡育种扩繁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乡村产业注入强劲新动能。

产业在提质升级中迈向高端。1-4月,全市38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收达187.6亿元;1-5月,农产品出口额33.7亿元,势头良好。

特色产业百花齐放。依托“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模式,济南精心培育出平阴玫瑰、商河花卉、莱芜生姜、章丘大葱等12个响当当的特色产业品牌。1500多家经营主体、70万从业人员,共同撑起超200亿元产值规模。此外,建成全国最大玫瑰、生姜、单体兰花、红玉珠生产加工基地,其中玫瑰、生姜开发系列制品230余个,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70%,位居全国首位。

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3亿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7元、增长5.7%,

家园美,百姓富

乡村振兴的活力,在田野,更在村庄。

在济阳区葛店村的5000亩数字稻田,稻蟹共生、富硒种植等技术的应用,让核心区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种粮食”变成了“种风景”;平阴县东门村盘活“老县衙”资源,打造特色古城旅游路线,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200万元;钢城区澜头村则让古村落焕发新生,打造非遗文创园,盘活闲置民宅,去年村集体收入达45万元……这些生动的案例,在6月中旬举行的全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勾勒出济南乡村活力迸发的动人图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济南的努力方向。按照“由表及里、内外结合、连片打造”的思路,今年新启动建设莱芜区“齐鲁情 映山红”、章丘区“明山绣水”等10个市级以上示范片区,联动推进省市县三级85个片区建设,精心推介20条乡村游精品线路。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片区16个、市级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28个、省级和美乡村387个,覆盖村庄800余个。

推动建设成果由村民共享,济南大力补强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81.6%的村庄,农村供水规模化率高达98.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出彩人家”达24万户,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

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济南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管理,提升镇域日间照料服务能力,努力让“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照进乡村现实,让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浸润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泉城乡村新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轰动全国94亿传销案二审延期!...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2015年,“20世纪福克斯”传销案曾轰动全国,涉案金额94亿多元,20万人被骗。...
“85后”北大选调生吴情操,出...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梧州统战”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4日,梧州市龙圩区委书记吴情操到龙圩区委统战部走...
台风“韦帕”逼近 香港大部分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台风“韦帕”逼近 #香港大部...
曝光!鸟贩子卖保护鸟监管人员一... (来源:天津广播) #央视曝光野生鸟抓卖产业链#【曝光!...
央企援藏再升级:千亿投资落地,... 7月20日从国务院国资委在拉萨召开的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获悉,国资央企援藏再升级,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