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 余梦迪) 今年以来,团市委按照团省委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实施“社区青年干事”项目,指导鼓楼、栖霞两个首批省级试点区精准推进。7月17日,记者了解到,已有45家共建单位与两区15个街道完成结对,38名“社区青年干事”投身其中,参与实施43个涵盖心理健康、民生服务、环境整治、数字服务等领域的共建项目,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共建项目中,AI技术与基层治理的“碰撞”尤为亮眼。去年底,百度与鼓楼区签约建设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鼓楼团区委抓住这一机遇,针对新门口社区治理需求,提出打造治理经验“小模型”的设想。百度飞桨团队负责人朱琛齐兼任新门口“社区青年干事”,牵头推进“AI社工助理”智能体项目。社区提炼10万字案例语料,技术团队完成清洗标注,共同将基层治理经验从“纸载言传”转变为“AI智授”。今年4月,“AI社工助理1.0”内测版上线,实现智能对话与咨询解答,还设计了专属数字人形象,开发网页、手机双版本,社工扫码即可高效操作。目前2.0版本正在开发中。
青年的艺术创造力也在为社区空间赋予温度。新门口21号小区的百年银杏树是社区的文化符号,了解到社区空间改造需求后,鼓楼团区委联合社区启动“新门口社区·微改造计划”。去年10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丁筱成作为新门口“社区青年干事”,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改造,她以银杏为灵感,采用暖黄色调设计墙绘,融入小区历史元素和居民生活场景,成为小区的“记事画报”。随后,南艺青年志愿者用3天时间完成绘制,让老墙焕新,成为独特风景线。
“社区青年干事”还通过多元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在“宁青Yeah校·栖彩学堂”,“社区青年干事”策划了“劳作之美”干花笔筒DIY活动,以“将自然诗意融入日常”为主题,让都市青年在一小时的创作中解忧。活动中,青年们交流技巧、分享创意,缓解了工作压力,纷纷表示活动充实了午休,制作的笔筒实用又有意义。
汇聚多方力量的市集则让治理效能在烟火气中落地生根。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与南京经开区群团工作部联合举办“燕子集”文化创新市集,汇聚政、企、社力量,以“小市集”撬动“大治理”。市集上,有反诈普法、政策咨询等公益宣讲,有企业展示和文旅资源对接,还有非遗手作、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以及健康诊疗、缝补等“微服务”,打破了行政藩篱,增进了邻里关系,唤醒了社区认同感。